[发明专利]一种柔性铰链超声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2309.0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希直;郑东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32/06 | 分类号: | F16C32/0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铰链 超声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铰链超声轴承,其应用于气体挤压悬浮装置上,属于气体润滑和无接触传送领域。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中期开始,气体轴承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用气体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的润滑剂油和脂作为润滑剂,具有发热小、磨损小、无污染和几乎无摩擦等优点。由于其具有运动精度高,能保持狭小的间隙,能在高低温、辐射、磁场、腐蚀等环境中工作的特点,使得气体轴承相比于液体润滑轴承,在精密和超精密工程、微细加工、硬盘驱动、空间技术、医疗器械和核工程等领域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按润滑的机理来分,气体轴承可分为:静压润滑型、动压润滑型以及挤压膜润滑型。气体静压轴承又称外部供压轴承,外部气源设备供给气体经过气孔进入支承间隙,形成气膜,以支承负载。由于要配备一套较为复杂的气源设备,它的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动压型是通过被支撑体表面相对支承体表面运动时,在运动方向楔形间隙产生的气膜压力来支撑负载的,不需要稳定持续的压力气源。但其承载能力小、刚度低,在起动和停止工程中接触表面间有接触磨损。这两种轴承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气体挤压膜轴承是由压电陶瓷或磁致伸缩材料制成的换能器沿支承面法线方向产生高频振动,使间隙内的气体不断受到挤压,形成具有压力的气膜,产生承载力。气体挤压膜润滑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容易调节等优点,但是其承载能力较低,安装较复杂。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有人进行气体挤压膜理论以及实验的研究。随着压电陶瓷材料的性质的改善,气体挤压膜的承载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气体挤压膜润滑也得到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由于目前通过气体挤压膜承载的方法仍然不成熟,气体挤压膜润滑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工程上尚没有得到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铰链超声轴承,该柔性铰链超声轴承可以减小物体表面间的摩擦,产生热量小,且能适用于轻载的气体润滑场合中,实现无接触传送。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铰链超声轴承,所述柔性铰链超声轴承为方体状,所述柔性铰链超声轴承包括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四个面,所述该四个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压电陶瓷插槽,所述柔性铰链超声轴承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圆孔,所述四个压电陶瓷插槽包围于所述圆孔的四周,所述柔性铰链超声轴承还包括有4个单圆弧柔性铰链和12个双圆弧柔性铰链,所述4个单圆弧柔性铰链为沿圆孔均匀分布的4个半圆槽与圆孔形成,所述12个双圆弧柔性铰链中的每3个均匀分布在两个单圆弧柔性铰链位置的中垂线上。
所述柔性铰链超声轴承为50mm×50mm×30mm的方体。
所述柔性铰链超声轴承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压电陶瓷插槽中的压电陶瓷。
所述压电陶瓷的数量为8个,所述8个压电陶瓷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均相同,且均为横向振动。
所述8个压电陶瓷均匀的设置于所述压电陶瓷插槽中。
所述柔性铰链超声轴承还包括有与所述柔性铰链超声轴承的圆孔接触的导轨,所述柔性铰链超声轴承通过所述圆孔与所述导轨接触以被支承。
所述柔性铰链超声轴承与导轨为小间隙装配。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用气膜支承以减小物体表面间的摩擦,产生热量小;
(2)相对于气体静压轴承,本发明柔性铰链超声轴承不需要外部气源;
(3)相对于气体动压轴承,本发明柔性铰链超声轴承不需要高速转动;
(4)相对于其他一些挤压膜轴承,本发明柔性铰链超声轴承具有柔性铰链且可以在圆形导轨上工作;可实现无接触传送。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柔性铰链超声轴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柔性铰链超声轴承中的单圆弧柔性铰链的二维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柔性铰链超声轴承中的双圆弧柔性铰链的二维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柔性铰链超声轴承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气体挤压膜原理图。
图8为两不同频率下的模态振型图。
其中:
1-压电陶瓷插槽;2-圆孔;3-单圆弧柔性铰链;4-双圆弧柔性铰链;5-压电陶瓷;6-导轨;7-激振板;8-悬浮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23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缆布放辅助机
- 下一篇:综采工作面粉尘超限自动降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