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沉管施工咬合桩的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91631.1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5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翁奔哲;童晓军;夏勇诚;赵汉金;陈江红;朱仁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地质矿产工程公司;浙江省山水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施工 咬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速度快、桩体质量高的振动沉管施工咬合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咬合桩都采用一钢一素的形式进行施工,传统咬合桩采用国产搓管钻机施工,因为设备扭矩小等原因,套管超前量只有2-3m,在粉砂地层、淤泥地层中和富含地下水的地层中,会出现“管涌”即管外的土和流沙通过管底进入到管内的情况,也会出现地下水涌入孔内的情况,这样施工十分困难,出现管内土体上升的速度比取土的施工快的情况和孔内水量很大排不干导致冲抓无法取土的情况,施工速度慢,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桩体质量高的振动沉管施工咬合桩的施工方法。
所述的一种振动沉管施工咬合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准备及桩位测量放线 在需设置咬合桩的周围,清理现场,再根据咬合桩的位置,对桩位进行测量放线,确定桩孔圆心位置;
2)导墙的施工 在进行钻孔成桩之前,防止孔口坍塌,确保振动沉管桩机的平整作业,控制桩位定位精度和保证设计桩与桩之间的咬合量,按照放线位置设置导墙,导墙外侧结构设置成与桩位匹配,为波浪形结构;
3)第一个素混凝土桩进行施工 采用振动沉管桩机,中心对准导墙上的第一个桩位,将套管架在振动沉管桩机上,采用两台经纬仪从两个垂直的方向将套管的垂直度进行校准,再将高频振动锤通过自制的连接管与套管连接,然后开启振动锤将套管压入后停止;
4)旋挖钻机就位 待步骤3)施工完毕后,采用旋挖钻机将第一个素混凝土桩套管内的土体取出;
5)灌注混凝土并拔除套管 将超缓混凝土通过导管,灌入步骤4)的套管内,所述的超缓混凝土缓凝时间为60-80小时,灌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将振动沉管桩机就位,将振动锤与套管连接,采用振动方式将套管拔起;
6)重复步骤3)-5),在导墙间隔桩位上依次施工第二个素混凝土桩和第三个素混凝土桩;
7)施工第一钢筋笼砼桩 在第一个素混凝土桩和第二个素混凝土桩未凝固之前,重复步骤3)和步骤4),下压套管并将套管内的土体取出至设计标高;
8)下放圆形钢筋笼并浇注混凝土 套管内土体取到设计标高后,放入预先制作好的圆形钢筋笼,将普通混凝土通过导管,灌入除去土体的套管内,灌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将振动沉管桩机就位,将振动锤与套管连接,采用振动方式将套管拔起;
9)重复步骤7)-8),施工第二个钢筋笼砼桩;再重复步骤3)-5),施工第四个素混凝土桩;
10)重复步骤9),直至咬合桩施工完成。
所述的一种振动沉管施工咬合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导墙施工包括如下步骤:
1)平整场地 清除地表杂物,地下管线迁移,然后填平碾压,以保证有足够的承载力;
2)测放桩位 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计算排桩中心坐标,采用全站仪根据地面控制点进行实地放样,并做好护桩,作为导墙施工的控制中线;
3)导墙沟槽开挖 在桩位放样符合要求后即进行沟槽开挖,开挖后立即将中心线引入沟槽下,以控制底模及模板施工,确保导墙中心线的正确无误;
4)模板施工 采用自制整体木模或钢模分段拼接,导墙预留定位孔模板直径为套管直径扩大2cm ,模板加固采用木撑与钢管支撑相结合,支撑间距一般小于或等于1m,确保加固牢固,严防跑模,并保证轴线和净空的准确;
5)钢筋绑扎 模板固定完毕后绑扎导墙钢筋,钢筋按设计要求布置,经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6)混凝土浇筑 检查模板的垂直度和中心线以及净距符合要求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时两边对称交替进行,严防跑模;
7)拆模、复核 当导墙有足够的强度后,拆除模板,对桩孔进行定位复核,并对桩位进行编号,以便于后续施工需要。
所述的一种振动沉管施工咬合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采用两台经纬仪从两个垂直的方向将套管的垂直度进行校准,直到套管垂直度符合1/300,振动锤将套管压入达到设计标高下500-1000mm后停止。
所述的一种振动沉管施工咬合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下套管的时间为5-10分钟,而且能一次性下2-3根桩的套管。
所述的一种振动沉管施工咬合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套管高度与咬合桩的高度对应,其壁厚为20-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地质矿产工程公司;浙江省山水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地质矿产工程公司;浙江省山水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16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计模式制导的爪哇代码评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