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猪肺疫的中药饲料、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0719.1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0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燕磊;吕明斌;唐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6 | 分类号: | A23K1/16;A23K1/18;A61K36/8988;A61P31/04;A61P11/00;A61P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猪肺疫 中药 饲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猪肺疫的中药饲料。
背景技术
猪肺疫是由多种杀伤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风”,“肿脖瘟”。急性或慢性经过,急性呈败血症变化,咽喉部肿胀,高度呼吸困难。猪肺疫是生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急性型的以败血症、炎性出血和胸膜肺炎为特征, 故又名猪出血性败血病(简称出败)。本病分布很广, 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并常常与一些呼吸道疾病(如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等) 并发或继发感染该病, 虽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多变季度容易感染。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 由于部份猪只上呼吸道带菌,所以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差、环境突变以及利用饭店下脚料等原因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经实验室检查结果, 多杀性巴氏杆菌属巴氏杆菌科巴氏杆菌属,为革兰氏染色阴性,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球杆菌或短杆菌。不形成芽胞,无鞭毛,不能运动,所分离的强毒菌株有荚膜,常单在。用病料组织或体液涂片,以瑞氏、姬姆萨或美蓝染色时,菌体多呈卵圆形,两极着色深,似两个并列的球菌。本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在血清琼脂上生长的菌落,呈蓝绿色带金光,边缘有窄的红黄光带,称为Fg 型,菌落呈橘红色带金光,边缘或有乳白色带,称为F0 型;不带荧光的菌落为Nf 型。本菌对直射日光、干燥、热和常用消毒药的抵抗力均不强,但在腐败的尸体中可生存1~3 个月。。本菌存在于病猪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 只有少数慢性病例仅存在于肺脏的小病灶里, 健康猪有时也能带本菌,根据报道, 占31%的健康猪从鼻腔、喉头、扁桃体内分离到巴氏杆菌, 在某些应激因素作用下, 猪的抵抗力减弱时, 也会引起内源性感染。
多杀性巴氏杆菌能感染多种动物,猪是其中一种,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小猪和中猪的发病率较高。病猪和健康带菌猪是传染源,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病猪的肺脏病灶及各器官,存在健康猪的呼吸道及肠管中,随分泌物及排泄物排出体外,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而传染。带菌猪受寒、感冒、过劳、饲养管理不当,使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自体内源性传染。猪肺疫常为散发,一般认为本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当猪处在不良的外界环境中,如寒冷、闷热、气候剧变、潮湿、拥挤、通风不良、营养缺乏、疲劳、长途运输等,致使猪的抵抗力下降,这时病原菌大量增殖并引起发病。另外病猪经分泌物、排泄物等排菌,污染饮水、饲料、用具及外界环境,经消化道而传染给健康猪,也是重要的传染途径。也可由咳嗽、喷嚏排出病原,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此外,吸血昆虫叮咬皮肤及粘膜伤口都可传染。本病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多变、高温季节多发,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
根据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型。最急性型:未出现任何症状,突然发病,迅速死亡。病程稍长者表现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心跳急速,可视粘膜发绀,皮肤出现紫红斑。咽喉部和颈部发热、红肿、坚硬,严重者延至耳根、胸前。病猪呼吸极度困难,常呈犬坐姿势,伸长头颈,有时可发出喘鸣声,口鼻流出白色泡沫,有时带有血色。一旦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病情往往迅速恶化,很快死亡。死亡率常高达100%,自然康复者少见。急性型:本型最常见。体温升高至40~41℃,初期为痉挛性干咳,呼吸困难,口鼻流出白沫,有时混有血液,后变为湿咳。随病程发展,呼吸更加困难,常作犬坐姿势,胸部触诊有痛感。精神不振,食欲不振或废绝,皮肤出现红斑,后期衰弱无力,卧地不起,多因窒息死亡。病程5~8天,不死者转为慢性。慢性型:主要表现为肺炎和慢性胃肠炎。时有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有少许动液性或脓性鼻液。关节肿胀,常有腹泻,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有痂样湿疹,发育停止,极度消瘦,病程2周以上,多数发生死亡。
在现代化养殖中, 饲料 添加剂(包括营养性和非营养性添加剂)几乎应用于畜禽生长的全过程。而绝大部分 饲料 添加剂均含有化药、抗生素以及激素等成分,这些成分的持续应用将导致癌变、突变、畸变率的增高。现代医药学研究成果表明,许多中药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甙类、挥发油类及树脂类等。用这些物质制成的中药制剂用于动物,有抗病毒,抗细菌,抗应激的作用。中药以整体调整,平衡阴阳为特点,是较理想的免疫调节剂。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组织细胞的活性,增加机体免疫细胞的生长及抗体的合成,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尤其是抵御病毒感染和致病的能力。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07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