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井供水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90287.4 | 申请日: | 2013-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5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明 |
| 主分类号: | E03B11/16 | 分类号: | E03B11/16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朱恒兰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供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水系统,尤其涉及矿井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煤矿井下供水系统是由地面泵房通过给水泵直接供水,水泵开启后,电机持续运行,但由于井下用水量不是持续稳定的,因此,造成管路压力经常居高不下,从而导致电机过热,电流过大,严重影响水泵电机的使用寿命与井下供水系统的稳定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考虑供水的稳定性以满足井下生产用水需求,同时减少电机持续运行带来的过热等问题,减少维护及能耗,降低运行成本,但现有技术中未见相关技术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矿井供水系统,解决单路水泵供水的缺陷和隐患,在满足井下供水的同时,减少设备运行及维护量,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矿井供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地面蓄水池、吸水井、水泵阀、水泵、井下供水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支路供水管、支路上闸阀、支路下闸阀,以及管路控制装置,所述支路供水管连接吸水井输出管路和水泵输出管路;所述管路控制装置包括水泵控制单元、地面蓄水池水位控制单元、闸阀控制单元,其中水泵控制单元连接水泵阀和水泵,闸阀控制单元连接支路上闸阀和支路下闸阀,地面蓄水池水位控制单元包括安装在地面蓄水池处的蓄水泵和安装在地面蓄水池内的水位控制器以及连接蓄水泵和水位控制器的蓄水控制电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结构简单,利用虹吸原理替代水泵的日常持续运转,在满足井下供水的同时,减少设备运行及维护量,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且该系统基本免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面蓄水池,2、吸水井,3、水泵阀,4、水泵,5、井下供水管路,6、支路供水管,7、支路上闸阀,8、支路下闸阀,9、管路控制装置,10、蓄水泵,11、水位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矿井供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地面蓄水池1、吸水井2、水泵阀3、水泵4、井下供水管路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支路供水管6、支路上闸阀7、支路下闸阀8,以及管路控制装置9,所述支路供水管6连接吸水井2输出管路和水泵4输出管路;所述管路控制装置9包括水泵控制单元、地面蓄水池水位控制单元、闸阀控制单元,其中水泵控制单元连接水泵阀3和水泵4,闸阀控制单元连接支路上闸阀7和支路下闸阀8,地面蓄水池水位控制单元包括安装在地面蓄水池1处的蓄水泵10和安装在地面蓄水池1内的水位控制器11以及连接蓄水泵10和水位控制器11的蓄水控制电路。
本供水系统根据虹吸原理直接管路供水,把吸水井2出水口和水泵4出水口通过支路供水管6相连,地面蓄水池1与井下供水管路5的高度落差,自然形成高水压,保证井下生产用水需求,同时在地面蓄水池1处设置了水位控制器11、蓄水泵10,由蓄水控制电路根据水位控制器11发出的水位高低控制蓄水泵10运转或停止,确保地面蓄水池1储水量水位始终保持在正常位置;使用时,首先打开水泵阀3、开启水泵4往井下供水,待供水压力达到水泵4额定压力后,打开支路供水管6上的支路上闸阀7、支路下闸阀8,同时关闭水泵4、水泵阀3,如果支路供水管6的管路中有空气,阻断管路供水,则开启水泵阀3、水泵4达到供水压力即可,日常供水只要确保地面蓄水池1内有足够的储水量,系统就可实现不间断供水,不用再持续运行水泵4,基本实现免维护及零能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明,未经赵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02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网门窗
- 下一篇:可实现门窗框中挺十字连接的连接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