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相机地址位模式通信接口的仿真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4593.7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6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杰;张波;陈媛;王安邦;宋元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陶尊新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 相机 地址 模式 通信 接口 仿真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航空相机控制器内部通信接口进行仿真测试的方法,具体针对地址位多处理器模式的串行通信接口。
背景技术
航空相机在研制过程中,需要进行开发调试、软件测试、系统测试等不同级别的测试。一般情况下,航空相机的各个系统都并行开发,为了完成各种测试实验,仿真测试设备必不可少。
航空相机整个系统结构复杂,由相机控制器系统、俯角控制分系统、位角控制分系统、CCD调光控制分系统、检调焦控制分系统、温度控制分系统、图像预处理单元、图像存储器等组成。航空相机控制器向分系统发送各种控制命令及相应的工作参数,分系统向航空相机控制器返回各自的工作状态及工程参数。
航空相机内部通信模式特殊,协议内容复杂,并且要求航空相机控制器发送数据后,分系统在500μs内响应。所以航空相机内部通信协议采用地址位多处理器模式通信,减少分系统对数据判断的次数,提高通信吞吐量。
现有的仿真测试方法多数为基于WindowsXP平台开发的非实时仿真系统,不满足实时性的要求;有少数分布式嵌入式系统或嵌入式平台下的仿真测试方法,能够满足实时性要求,但由于其基于空闲线多处理器模式工作,不能与航空相机控制器进行通信,不能满足对其进行仿真测试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航空相机内部通信接口的测试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解决通信协议采用地址位多处理器模式的航空相机内部接口的仿真测试,在航空相机的开发和测试阶段,能够仿真缺少的分系统为航空相机控制器提供内部接口数据,并且从接收到航空相机控制器发送的命令到响应工作状态及工程参数的时间小于500μs。
航空相机地址位模式通信接口的仿真测试方法,该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微型计算机接口数据管理系统根据航空相机内部通信协议,配置被仿真的航空相机的分系统与航空相机控制器间的数据帧内容;并将配置的信息传送至实时任务处理机;
步骤二、微型计算机接口数据管理系统设置被仿真的航空相机各个分系统的工作状态及工程参数数据,并通过实时任务处理机传送至接口仿真测试装置;
步骤三、仿真飞行任务处理机根据航空相机控制器的工作模式向航空相机控制器发送命令,所述航空相机控制器对接收的命令解析处理后传送至接口仿真测试装置;
步骤四、所述接口仿真测试装置接收航空相机控制器发送的命令数据,根据航空相机内部通信协议,对实时任务处理机传送的航空相机各个分系统的工作状态及工程参数数据进行仿真,并将仿真完成的各个分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工程参数传送到航空相机控制器,同时,将接收到的航空相机控制器的命令数据通过实时处理机传送至微型计算机接口数据管理系统,所述微型计算机接口数据管理系统对接收的命令数据进行解析、存储及显示,实现对航空相机控制器的内部接口的测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特别针对地址位多处理器模式的接口协议,综合了接口协议配置、动态改变接口参数等方面的问题,采用微型计算机与嵌入式系统相结合的设计模式,能够提供更快的接口响应速度,具备同时仿真接口总线上的多个分系统的功能。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提高航空相机研制过程中调试阶段及测试阶段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航空相机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航空相机控制器测试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3是航空相机控制器内部接口仿真设备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航空相机地址位模式通信接口的仿真测试方法,该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A:启动微型计算机接口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其上运行的接口仿真数据管理软件,根据航空相机内部通信协议,配置被仿真的分系统与航空相机控制器之间的数据帧内容,帧格式配置成空间线模式,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长度、波特率等信息。
步骤B:启动实时处理机和接口仿真测试装置,微计算机接口数据管理系统的接口仿真数据管理软件与实时处理机的实时操作系统建立连接后,将配置完成的通信模块下载到实时任务处理机,接口仿真数据管理软件中开启通信。与接口仿真测试装置建立起通信。最后启动仿真飞行任务处理机和航空相机控制器。
步骤C:在微型计算机接口数据管理系统的接口仿真数据管理软件中,设置不同的被仿真的分系统的工作状态及工程参数数据,通过实时任务处理机注入动接口仿真测试装置中。
步骤D:仿真飞行任务处理机按照航空相机的工作模式发送各种命令,航空相机控制器解析处理后向接口仿真设备发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45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