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炭素电极压型多孔咀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4225.2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2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武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西姆东海炭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2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炭素 电极 多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炭素产业生产中挤压成型机的电极压型模具,具体为一种炭素电极压型多孔咀。
背景技术
现有炭素生产企业电极压型咀都是单孔型,采用该压型咀生产电极时只能一车/次挤压产出一根电极,生产效率低。此外,电极在挤压成型时,按照压缩比的要求,通常根据电极截面大小,分别需要多台套挤压机进行生产。投入大,生产成本高(耗能大,占用场地多,用人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一机代替多机,节能、节人、节地、效率高,一车能挤压多根电极,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炭素电极压型多孔咀。
一种炭素电极压型多孔咀,包括成型孔,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极压型咀包括至少两个成型孔,在成型孔间设置有分流墙。
所述的炭素电极压型多孔咀,其特征是所述的成型孔内依次包括第一压缩区、第二压缩区和直段区。
所述的炭素电极压型多孔咀,其特征是第一压缩区长度占成型孔长度的70%,第二压缩区长度占成型孔长度的20%,直段区长度占成型孔长度的10%。
所述的炭素电极压型多孔咀,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压缩区的端部外壁设置有凸形连接部。
所述的炭素电极压型多孔咀,其特征是所述的成型孔为三个,各成型孔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流墙,第二分流墙和第三分流墙,所述各分流墙的断面为三角形状。
本发明由现有的单孔咀型改为多孔咀型,使得一车/次可生产二至三支炭素电极,产量大、效率高。本发明的成型孔采用二个压缩区加一个直段区的结构,可使电极糊料在有限的长度内受到三个不同阶段的压缩,使挤出的电极强度增加且混合更均匀,保证了电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极压型多孔咀(三孔)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二孔电极压型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向视图。
图中:1-喇叭口;2-第一压缩区;3-第二压缩区 ;4-直段区;5-第一分流墙;6-第一导流壁;7-第二分流墙;8-第二导流壁;9-第三分流墙;10-第三导流壁;11-凸形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为了保障模具的使用寿命,采用铸钢件进行加工。图1-2所示,直段区4,其内径根据电极规格而定,长度占成型孔咀长度的10%,第一压缩区2长度占成型孔咀长度的70%,第二压缩区3长度占成型孔咀长度的20%。
第一分流墙5、第二分流墙7和第三分流墙9为成型孔之间的分割部分,这些分流墙断面为三角形,以减缓糊料流动的阻力。第一导流壁6、第二导流壁8和第三导流壁10处于与喇叭口1的连接的过渡部分,三者形成一个半圆锅底型构造,以减少来自喇叭口出口处大量糊料的阻力。
本实例为电极压型三孔咀模具。
挤压时,糊料经导流壁进入第一压缩区2,再经分流墙由单孔分流成三孔至第二压缩区3,然后进入直段区4挤出电极产品。各内孔直径不同,但表面交界线圆滑过渡,糊料在第一压缩区内呈渐变压缩,至第二压缩区时内径迅速变小,收缩量加大糊料初步成型。至直段区内径进一步收缩,糊料在该段内完全成型至出模。在三孔咀模具前部增大外径,形成一段凸圆部分,即凸型连接部11,其与套在压型咀外的加热套相互配合,固定咀子位置,以防止压型咀随着压出的电极一起运动。
图3-4是两孔电极压型咀示意图,图中所示有两个成型孔,其孔内结构与前述三孔的结构相同。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具有如下效果:
可连续同时挤压多根电极或电极接头料。一台挤压机就能生产多种规格的电极和电极接头料,实现了一机代替多机,大大提高了挤压机单机产量和生产效率,减少了固定资产投入,节约了人力。提高成品率,采用多孔模具技术可以减小压缩比,降低挤压力,从而减少小截面电极由于压缩比大而产生的废品比率。采用多孔模具,减少了高强度耐热钢模具材料模具用量。该类型材料每吨达10万元以上,因此而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采用多孔模具,减少了水、电、气、油等能源消耗。改观了电极生产周期长,交货不及时的局面,并且缩短了资金周转时间,改善和提高了电极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西姆东海炭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西西姆东海炭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42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祛黑眼圈眼膜
- 下一篇:一种活性肽抗衰祛皱镇敏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