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刺器滴斗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4161.6 | 申请日: | 2013-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0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乔艳;兰海;揭华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伦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8 | 分类号: | A61M5/38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詹权松 |
地址: | 33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刺 器滴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穿刺器滴斗。
背景技术
输液器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具,在输液器插入药瓶后,进入人体穿刺前,必须使输液器的滴斗下导管直至静脉针充盈药液并无气泡残留,以防止气泡被输入人体,该过程称为排气。目前医疗机构所用的输液器都要求医护人员手动排气,即由医护人员倒置滴斗或一手掐死滴斗下导管,另一手捏扁滴斗后放开,利用滴斗弹性回复下吸药液,反复几次直至药液蓄到滴斗高度的一半左右,再等待3~5s,使混入滴斗内药液的气泡析出后,正置滴斗或松开掐死的导管使无气泡的药液流入滴斗下导管直至从经脉针前端溢出,最后卡死调节其,完成排气过程。该过程耗时约占整个输液操作三分之一时间,且操作难度大,易产生操作失误导致药液大量浪费或产生排气残留。另外,在输液器内药液输完时,医护人员如果没有及时拔出输液针或者调换输液瓶会导致患者的血液倒流。
中国专利CN102350014A公开了一种输液器,其滴斗下部设置了排气管,排气管位于滴斗内腔中的一端设有排气孔,排气管的上方设置有止液药过膜,止液药过膜由药液浸润后,当药液将要流尽时,由于止液药过膜的毛细作用,药液停止于止液药过膜,从而实现了自动排气、止液功能。但该滴斗止液药过膜及排气管需与滴斗一体成型,加工难度大,止液药过膜固定效果差,装置结构不稳固、易变形破损,影响其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加工、质量稳定的穿刺器滴斗。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穿刺器滴斗,它包括上滴斗、垫片、药过膜和下滴斗,上滴斗的上部固设有与上滴斗一体成型的圆柱形穿刺器,穿刺器的内部设有互不连通的药液流道和气体流道,穿刺器底部连接固设于上滴斗内部上端的滴管,滴管连通穿刺器的药液流道,穿刺器底部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连通气体流道,穿刺器的上端设置有由垂直平面和圆锥面围成的半圆锥型的穿刺部,穿刺部的圆锥面上设置有连通气体流道的出气口,穿刺部的垂直平面的底端设置有斜面,斜面上设置有连通药液流道的进液口,下滴斗的底端设有下导管,上滴斗内壁的底端设有环形凹槽,上滴斗外壁的底端设有环形凸缘A,下滴斗外壁设有环形凸缘B,环形凸缘B距离下滴斗上端面的距离小于环形凹槽的槽深,垫片设置于环形凹槽内,下滴斗的顶端设置于垫片下方的环形凹槽内,且上滴斗和下滴斗通过设置于环形凸缘A和环形凸缘B外侧的卡扣连接固定,垫片由下滴斗的上端面压紧于环形凹槽内,垫片的中间设有通孔,药过膜设置于垫片的上表面,药过膜上设有毛细孔,下导管伸入下滴斗腔体的一端设有排气孔。
所述的排气孔为沿从上到下的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孔。
所述的下导管伸入下滴斗腔体的一端沿周向均布有二~四个排气孔。
所述的毛细孔的直径为2~10μm。
所述的进气口内设置有空气过滤膜和进气塞。
所述的穿刺器的外部套装有保护套。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能够自动排除输液器内空气,从而免除了医护人员在滴斗倒置或捏压以使药液进入滴斗内的操作,不但节省了医护人员的时间,并且无气泡产生,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本发明通过设置药过膜,依靠其毛细孔的毛细现象和拉升液体效应实现了输液结束后的自动止液,在药液输完或更换药液瓶时,自动将输液管道关闭,阻止空气进入患者静脉,既保证了患者输液过程的安全,也减轻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
本发明采用分体式滴斗,上滴斗和下滴斗单独加工制造,然后经组装将垫片和药过膜安装于滴斗内部,垫片由上滴斗和下滴斗压紧固定,从而降低了滴斗的加工难度,并提高了滴斗结构的稳固性,垫片对药过膜起到了支撑的作用,滴斗性能更加可靠、稳定,滴斗质量有保障,实现了将传统结构中的穿刺器、滴斗和药液过滤器三个独立生产组装的部件整合为一个组件,降低了加工成本和原料成本。
上滴斗与下滴斗的分体结构和上滴斗与穿刺器的一体成型结构,使得只需上滴斗部分采用硬质材料,下滴斗可采用软质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穿刺部的结构设计,既节约了材质,所需的穿刺力更小,更便于医护人员穿刺,又可有效减少穿刺落屑。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的上滴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发明的下滴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伦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科伦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41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