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油机调油叉杆的磨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3129.6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2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峰;张敏;王越峰;邵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江锦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调油叉杆 磨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加工辅助工装,特别涉及一种柴油机调油叉杆的磨工装。
背景技术
调油叉杆上有一条8mm滑槽与插杆孔平行度0.05mm。因为叉杆外型是翻砂毛坯面,无法定位装夹,在没有专用工装的情况下,磨削8mm滑槽,困难很大。原先采用V型铁夹芯轴,套上叉杆后在工具磨床上打表后磨削,磨削一刀后,因无法检测其平行度与对称度,需把这一套工装整个搬下机床,放上平板上打表,反复检查其对称后测得数据,再上工具磨床打表磨削,形成一种从磨床刀平台再到磨床的循环加工模式。用这种方式来加工零件,要反复七八次,才能磨好一件,工人劳动强度高,效率又低,就算顺利的话也得花四个小时才能磨一件。磨一批零件得占用工具磨床半个月之久,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机调油叉杆的磨工装,采用该柴油机调油叉杆的磨工装能对柴油机调油叉杆上滑槽实时检测,节省时间,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柴油机调油叉杆的磨工装,包括基座本体、定位轴、止动定位装置和对刀块,所述基座本体下端设有与磨床工作台连接的定位件,定位轴一端轴向止动定位于基座本体侧壁上,柴油机调油叉杆的插杆孔恰能够套设于定位轴另一端外侧,止动定位装置能够将柴油机调油叉杆与定位轴止动定位,对刀块能够沿柴油机调油叉杆上滑槽长度方向直线往复滑动定位于基座本体上,所述对刀块轴向一端设有止规,对刀块轴向另一端设有通规,所述对刀块的位置恰与柴油机调油叉杆上滑槽位置正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本体下端与磨床工作台连接的定位件为平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轴一端轴向止动定位于基座本体侧壁上的结构为:基座本体上设有一定位通孔,定位轴为一端直径小于另一端直径的T形轴,定位轴两端之间的台阶面恰紧抵基座本体另一端侧壁,还设有第一垫片和第一连接螺栓,所述第一垫片紧抵基座本体一端侧壁,第一连接螺栓穿过第一垫片并最终与定位轴一端螺接,第一连接螺栓头部紧抵第一垫片一端侧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轴一端长度小于基座本体上定位孔长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动定位装置包括第二垫片、第二连接螺栓和基座本体另一端侧壁上的限位槽,所述第二垫片紧抵柴油机调油叉杆插杆孔背向基座本体的轴向端面,第二连接螺栓穿过第二垫片最终与定位轴另一端螺接,所述第二连接螺栓头部紧抵第二垫片另一端面,柴油机调油叉杆的插杆孔和滑槽之间的凸起结构恰能够止动插设于基座本体上的限位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基座本体上设置定位轴,将柴油机调油叉杆套设固定在定位轴上,然后通过基座本体上的对刀块两端的通规和止规对滑槽进行测量,其测量时无需将工件搬下工作台面,只需一次安装即可完成全部加工和检测,节省了反复拆装搬运时间,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柴油机调油叉杆主视图;
图3为柴油机调油叉杆左视图;
图4为柴油机调油叉杆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柴油机调油叉杆的磨工装,包括基座本体1、定位轴2、止动定位装置和对刀块5,所述基座本体1下端设有与磨床工作台连接的定位件3,定位轴2一端轴向止动定位于基座本体1侧壁上,柴油机调油叉杆9的插杆孔恰能够套设于定位轴2另一端外侧,止动定位装置能够将柴油机调油叉杆9与定位轴2止动定位,对刀块5能够沿柴油机调油叉杆9上滑槽长度方向直线往复滑动定位于基座本体1上,所述对刀块5轴向一端设有止规,对刀块5轴向另一端设有通规,所述对刀块5的位置恰与柴油机调油叉杆9上滑槽位置正对,使用时,将柴油机调油叉杆9的插杆孔套在定位轴2另一端外侧,然后通过止动定位装置固定,此时对刀块5恰与柴油机调油叉杆9上滑槽位置正对,然后滑动对刀块5使其另一端的通规进入滑槽,然后继续滑动对刀块5使其止规滑动到滑槽位置,如果通规能够进入滑槽内并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而止规不能滑入滑槽内,则表示滑槽加工公差在合格范围内,否则表示滑槽加工公差不在合格范围,柴油机调油叉杆9滑槽每次磨削后检测都可用对刀块5两端的通止规直接检测数据,不需再搬上搬下,节省了大量搬运时间,零件在机床上一次性加工完毕后,用这种方法加工叉杆,能很好的保证其平行度与对称度都在0.02mm以内,确保检测精度和精工精度,并且检测方便,每小时可加工四件,使加工效率相对于传统方法提高了16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江锦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江锦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3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控制换档的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球墨铸铁管承口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