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饲养鲟鱼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81595.0 申请日: 2013-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3238539A 公开(公告)日: 2013-08-14
发明(设计)人: 谢辅志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灵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代理人: 杨云
地址: 550300 贵州省***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饲养 鲟鱼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品养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饲养鲟鱼的方法。

背景技术

鲟鱼,是我国的名特优珍品,素有“水中熊猫”和“水中活化石”之称。具有极高的食用、药用、观赏和经济价值。鲟鱼除体表骨板外其它部分(含骨骼)都可食用,营养价值极高,被列为高级滋补品。鲟鱼对软化心脑血管,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智商,预防老年性痴呆具有良好的功效;软骨和骨髓(俗称“龙筋”)含有抗癌因子,有“鲨鱼翅,鲟鱼骨”之说;因此鲟鱼又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此外,鲟鱼为软骨硬鳞鱼,属远古鱼类,有活化石之称;由于其形态独特,观之有一种幽深、古朴、别致的感觉,因此在东南亚、港澳台等地区将其视为上等观赏鱼。鲟鱼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鲟鱼皮是制作高档皮革制品的好原料,抗撕裂性、耐磨性、柔韧性可与鳄鱼皮媲美。

然而,由于环境污染及过度捕捞等原因,鲟鱼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致使有些鲟鱼种类濒临灭绝。为了挽救这些濒危物种,世界各国在鲟鱼繁殖、放流、养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虽然鲟鱼养殖起得了一定成功,但存活率低、生长慢,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饲养鲟鱼的方法,该方法可克服目前人工饲养鲟鱼存活率低、生长慢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鱼苗放养、投喂饲料和日常管理;其方法如下:

1)鱼苗放养,将鱼苗放入装有浓度为2~3%的盐水的塑料袋中消毒10~15分钟将;然后将上述装有鱼苗的塑料袋浸入流速为0.1m3/s、水温为19~23℃、透明度大于30㎝、溶氧度大于5㎎/L、铵离子小于0.0125㎎/L、PH值为7.5~8.5、亚硝酸盐小于0.2㎎/L的池水中,待塑料袋中的水温与池水温度接近后按杂交鲟鱼100~300尾/m2、史氏鲟鱼30~50尾/m2的密度将鱼苗放入池壁为椭圆形、池底为锅底状的鱼池中;

2)投喂饲料,每天黎明或黄昏时段于固定位置按以下方式投喂饲料:鱼苗重量小于50g,每日投喂5次、日投喂量为鱼苗重量的10%;鱼苗重量在50~200g,每日投喂4次、日投喂量为鱼苗重量的6%;鱼苗重量大于200g,每日投喂4次、每日投喂量为鱼苗重量的4%;每次投喂时间为40~60分钟、每次投喂量为日投喂量的25%;

3)日常管理,每周排污和清洗鱼池2~3次,每次污水排放量为池水的1/2;每次投喂饲料时应减小水流量、关闭增氧泵,30分钟后再恢复;每次投喂饲料前应排污5分钟、并降低水位;每两个月应将不同重量的鲟鱼进行分池饲养,分池前应对池体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鱼苗放养时采取了盐水消毒和水温适应性处理,因此可提高幼苗的存活率;由于将鱼池壁改为了椭圆形结构,因此既有利于池水流动、又可避免鱼身容易被池壁刮伤的缺陷。另外,由于采用了符合鲟鱼自然生长习性的模拟水生环境、采用了科学的投喂方法以及日常管理方法,因此有效地避免鲟鱼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受到天气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了鲟鱼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鱼苗放养,将鱼苗放入装有浓度为2~3%的盐水的塑料袋中消毒10~15分钟将;然后将上述装有鱼苗的塑料袋浸入流速为0.1m3/s、水温为19~23℃、透明度大于30㎝、溶氧度大于5㎎/L、铵离子小于0.0125㎎/L、PH值为7.5~8.5、亚硝酸盐小于0.2㎎/L的池水中,待塑料袋中的水温与池水温度接近后按杂交鲟鱼100~300尾/m2、史氏鲟鱼30~50尾/m2的密度将鱼苗放入池壁为椭圆形、池底为锅底状的鱼池中;

2)投喂饲料,由于鲟鱼惧怕强光,鱼苗入池后应在每天黎明或黄昏时段于固定位置按以下方式投喂饲料:鱼苗重量小于50g,每日投喂5次、日投喂量为鱼苗重量的10%;鱼苗重量在50~200g,每日投喂4次、日投喂量为鱼苗重量的6%;鱼苗重量大于200g,每日投喂4次、每日投喂量为鱼苗重量的4%;每次投喂时间为40~60分钟、每次投喂量为日投喂量的25%;

3)日常管理,每周需排污和清洗鱼池2~3次,每次污水排放量为池水的1/2;每次投喂饲料时应减小水流量、关闭增氧泵,30分钟后再恢复;每次投喂饲料前应排污5分钟、使水位降低;每饲养两个月应将不同个体重量的鲟鱼进行分池饲养,每次分池前应对池体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步骤1)中的鱼苗为杂交鲟鱼时,鱼苗放养密度为100~300尾/m2;当鱼苗为史氏鲟鱼,鱼苗放养密度为30~50尾/m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灵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灵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1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