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记录手动超声检测仪的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3193.6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5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刚;李国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刚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297 | 代理人: | 王国旭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记录 手动 超声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记录手动超声检测仪的检测方法,属于无损探伤领域。
背景技术
手动超声波检测是目前最常见的埋藏缺陷检验方法,以简单方便而在五大基本检验(射线、超声、渗透、磁粉、涡流)中占了很重的位置,仅仅在因为不够直观和再现困难而排在了有直接底片的射线检测和有图像的toft后面,而射线和toft也一样有其自身的局限,位置限制、经济性和复杂性都是不能逾越的难题。
目前最新版容规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压力容器对接接头无损检测把射线、TOFT和可记录超声放在了同等的地位,而把不可记录超声单列出来。按规程采用了射线检测或TOFT做附加局部检测,其实就是对手动超声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目前一线检验员已经大范围使用的手持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但是这些都归于不可记录这一类,更不用说老式模拟超声仪还在很多地方继续服役,以目前的不断正规化的检验来说,可记录迟早会成为一个必要条件,而不管增加TOFT还是射线检测,都又回到了经济性和位置限制的老难题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手动超声检测仪无法纪录缺陷波,完全靠操作人员经验来判断是否有缺陷,受人员素质、状态和心态影响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记录手动超声检测仪检测的方法,通过记录连接编码器探头的位置,实现了缺陷波的记录,降低了检测结果受人员因素的影响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记录手动超声检测仪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可记录手动超声检测仪探头连接一编码器,该编码器内置滚动方向相垂直的滚轮编码器X和滚轮编码器Y,将所述的滚轮编码器X、滚轮编码器Y和超声发生器连接一单片机电路,所述单片机电路连接一图形记录仪;b、将步骤a中探头和其所连接的编码器移至所检测区域,打开超声发生器开关,移动探头探测所检测的区域,并使编码器同步移动;c、当超声发生器显示屏上显示的回波值升至界限值或降至界限值时,超声发生器会将回波信号经单片机电路传递至图形记录仪,同时,滚轮编码器X和滚轮编码器Y会将位置信息经单片机电路传递至图形记录仪,所述图形记录仪记录探头位置,当超声检测结束时,图形记录仪自动记录结束;d、根据步骤c中记录回波的数值区间,将该数值区间分段,以不同颜色对应,将各段的最大值设定为超声发生器界限值,重复步骤c;e、根据步骤d中所分数值区段对应的颜色,对图形记录仪所绘制的图形描色;
进一步,所述所述单片机电路中单片机为最基础的51单片机。
进一步,所述的滚轮编码器X、滚轮编码器Y和超声发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一单片机电路,所述单片机电路通过数据线连接一图形记录仪。
进一步,所述可记录手动超声检测仪探头通过一活动节连接一编码器。
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可记录手动超声检测仪的检测方法,通过将可记录手动超声检测仪探头通过活动节与内置滚动方向相垂直的滚轮编码器X和滚轮编码器Y的编码器相连接,编码器会随探头同步移动,当超声发生器显示屏上显示的回波值升至界限值和降至界限值时,超声发生器会将超声回波信号经单片机电路传递给图形记录仪,同时,滚轮编码器X和滚轮编码器Y会将探头的位置信息通过单片机电路传递给图形记录仪,实现了缺陷波的自动记录,有效地降低了检测结果受人员因素的影响程度,单片机电路中采用价格最低廉的51单片机,有效地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使本产品用最低的成本获得了最高的实用性,有效地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有益于市场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可记录手动超声检测仪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探头;2-活动节;3-编码器;4-滚轮编码器Y;5-滚轮编码器X;6-数据线;7-单片机电路;8-图形记录仪;9-51单片机;10-超声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刚,未经刘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31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