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迫顶出型防松防滑膨胀螺栓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0436.0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5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朱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昊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3/06 | 分类号: | F16B1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4518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迫顶出型防松 防滑 膨胀螺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件,具体设计一种内迫顶出型防松防滑膨胀螺栓。
背景技术:
传统型的膨胀螺栓很简单,膨胀套管外表很光滑,对于小型工件及要求不高的场合比较适应,多用于民用产品,装潢建筑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膨胀螺栓应用面已经涉及到要求高的场合,比如大型设备的安装固定、狭小空间安装产品及高空作业等,传统型的膨胀螺栓就不能适应这种环境,因为在安装固定时,由于膨胀管套的外壁比较光滑,在安装时容易产生松动和滑移,固定小质量的产品和一般要求不高的产品到也可以接受,但固定大型产品及关键重要设备时,膨胀螺栓松动和滑移是安装的致命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内迫顶出型防松防滑膨胀螺栓,能够有效防止松动和脱落,并且其强度高,便于安装。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内迫顶出型防松防滑膨胀螺栓,包括沉头螺栓、膨胀管、垫圈、螺母,所述的沉头螺栓安装在所述的的膨胀管中,并通过所述的垫圈和螺母固定,所述的膨胀管的内壁和外壁分别具有一组轴向凹槽,位于所述的膨胀管的内壁上的轴向凹槽的中心线与位于所述的膨胀管外壁上的轴向凹槽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的轴向凹槽里面通过通孔安装一组内迫顶针,所述的内迫顶针的针头部分位于所述的膨胀管内部,所述的内迫顶针的针杆部分穿过所述的通孔并延伸到所述的膨胀管的外部。
所述的内迫顶出型防松防滑膨胀螺栓,位于所述的膨胀管的内壁和外壁的凹槽分别为2-5条。
所述的内迫顶出型防松防滑膨胀螺栓,所述的内迫顶针的针头部位为球冠型。
所述的内迫顶出型防松防滑膨胀螺栓,所述的内迫顶针的高度为所述的膨胀管的壁厚的1.2-1.8倍。
所述的内迫顶出型防松防滑膨胀螺栓,所述的内迫顶针的针头部分的高度不大于所述的膨胀管的内壁上的凹槽的深度。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内迫顶针的顶出,使内嵌在安装部位的膨胀螺栓膨胀,达到固定的目的,比传统的膨胀螺栓容易安装固定,特别是在簿壁建筑物上和狭小的空间里都能安装,并且本发明采用锤击的方法就可以固定膨胀螺栓,比传统的膨胀螺栓节省材料和人力和物力。
2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各个行业,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安装,并且机械性能超越传统型膨胀螺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内迫顶出型防松防滑膨胀螺栓,包括沉头螺栓1、膨胀管2、垫圈3、螺母4,所述的沉头螺栓安装在所述的的膨胀管中,并通过所述的垫圈和螺母固定,所述的膨胀管的内壁和外壁分别具有一组轴向凹槽5,位于所述的膨胀管的内壁上的轴向凹槽的中心线与位于所述的膨胀管外壁上的轴向凹槽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的轴向凹槽里面通过通孔安装一组内迫顶针,所述的内迫顶针的针头部分6位于所述的膨胀管内部,所述的内迫顶针的针杆部分7穿过所述的通孔并延伸到所述的膨胀管的外部。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内迫顶出型防松防滑膨胀螺栓,位于所述的膨胀管的内壁和外壁的凹槽分别为2-5条。由于膨胀管上本身具有一些条状开口,凹槽的设置应该避开膨胀管上的条状开口,如果凹槽的数量过多,会造成膨胀管的强度降低,影响使用效果,同时如果凹槽数量少则防松防滑的效果不好,本发明合理设计凹槽的数量为2-5条,最佳为3-4条。
实施例3:
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所述的内迫顶出型防松防滑膨胀螺栓,所述的内迫顶针的针头部位为球冠型。在沉头螺栓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将内迫顶针顶入待固定物体,内迫顶针的球冠型针头设计便于沉头螺栓将内迫顶针顶入待固定物体,避免沉头螺栓安装的过程中受到卡阻。
实施例4:
所述的内迫顶出型防松防滑膨胀螺栓,所述的内迫顶针的高度为所述的膨胀管的壁厚的1.2-1.8倍。内迫顶针的高度小于膨胀管的壁厚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当内迫顶针的高度大于膨胀管的壁厚太多的话会造成沉头螺栓安装困难,经过多次实验研究发现,内迫顶针的高度最好在膨胀管的壁厚的1.2-1.8倍。
实施例5:
所述的内迫顶出型防松防滑膨胀螺栓,所述的内迫顶针的针头部分的高度不大于所述的膨胀管的内壁上的凹槽的深度。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昊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昊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04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电极板的系统
- 下一篇:祛风湿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