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挖掘机油耗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7106.6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7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项伟;宗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9/00 | 分类号: | G01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掘机 油耗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耗测试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挖掘机油耗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油耗一直是衡量挖掘机性能的重要指标。挖掘机油耗试验的传统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通过液位计指示试验前后油位的变化,进而通过计算获得整个试验完成后产生的油耗;另一种是采用补偿法,开始试验前将油箱加满,试验完成后再次将油箱加满,根据试验完成后补偿的油量即可得出试验过程中的油耗。上述各方法对油耗的测试范围有限,主要测量试验前后两个点的流量值,以此能得出整个试验过程中的油耗,无法对试验各个阶段的油耗量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上述各方法仅在于试验前后油量的采集,采集得到的数据还需要人工进行分析计算,测试手段自动化程度不高。
故,亟待提出一种便于对挖掘机多种油耗参量进行分析的自动化测试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挖掘机油耗测试装置,以解决油耗的测试范围有限且测试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挖掘机油耗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流量计,用于采集挖掘机燃油箱进油端的第一流量;第二流量计,用于采集挖掘机燃油箱回油端的第二流量;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流量及第二流量的差值确定瞬时耗油量,并建立所述瞬时耗油量与时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瞬时耗油量与时间的映射关系用于挖掘机油耗量的计算及分析。
进一步地,所述的挖掘机油耗测试装置还包括计数器,所述计数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记录挖掘机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块(31)接收所述第一流量及第二流量期间的挖掘次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瞬时耗油量与挖掘次数的映射关系,所述瞬时耗油量与挖掘次数的映射关系用于挖掘机油耗量的计算及分析。
进一步地,所述的挖掘机油耗测试装置还包括中断开关,用于生成启动触发信号,并将所述启动触发信号同时发送至所述计数器与所述控制器,所述启动触发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计数器开始计数及指示所述控制器开始接收所述第一流量及第二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挖掘机油耗测试装置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瞬时耗油量与时间的映射关系及所述瞬时耗油量与挖掘次数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挖掘机燃油箱为外置油箱,所述外置油箱的进油端连接所述挖掘机的燃油箱进油胶管,所述外置油箱的回油端连接所述挖掘机的燃油箱回油胶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量计与所述燃油箱进油胶管连接;所述第二流量计与所述燃油箱回油胶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挖掘机油耗测试装置还包括防抽空报警装置,所述防抽空报警装置与所述外置油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油耗计算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瞬时耗油量与挖掘次数的映射关系计算挖掘机的单动作油耗;或/和;用于根据所述瞬时耗油量与时间的映射关系计算挖掘机的单位时间油耗。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及第二处理模块工作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及第二处理模块停止工作且同时启动所述油耗计算分析模块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计数器安装于挖掘机的铲斗,用于记录所述铲斗的摆动次数,所述摆动次数为所述挖掘次数;或者;所述计数器安装于铲斗油缸,用于记录所述铲斗油缸的往复次数,所述往复次数为所述挖掘次数。
本发明挖掘机油耗测试装置通过控制器建立瞬时耗油量与时间的映射关系,为后续计算分析试验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油耗量提供数据基础,有利于实现油耗测试范围的扩展及实现数据采集与油耗分析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挖掘机油耗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控制器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71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