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I型环链电动葫芦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7079.2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8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定元;徐东海;雷元仙;龙纯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赤壁市蒲圻起重运输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00 | 分类号: | B66D1/00;B66D1/14;B66D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i 型环链 电动葫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小型起重机械,特别是一种环链电动葫芦。
背景技术
环链电动葫芦是一种轻小型起重设备,体积小、自重轻、操作方便、性能可靠,它可配套于单梁起重机、悬挂起重机、柔性KBK系统、悬臂吊或固定工字钢轨道等,广泛用于工厂、矿山、港口、仓库、货场,特别是生产、装配线上,是提高劳动效率与改善劳动条件的必备机械,用途极为广泛。
现有环链电动葫芦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构不合理、笨重、C尺寸大(环链电动葫芦C尺寸是指环链电动葫芦起升在最高极限位置时,起重吊钩中心到环链电动葫芦吊环中心间的垂直距离,见图3);二是工作级别低,三是安全离合器技术不成熟,限载值不稳定;四是限位装置不可靠、使用寿命低,以上的不足,使得环链电动葫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设计一种新的DI型环链电动葫芦,以达到:一、葫芦外形尺寸和C尺寸较小的前提下,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二、在新设计下提高工作级别,使环链电动葫芦能适应更频繁的工作场所;三、在新设计下建立新的安全离合器结构,使得安全离合器限载值稳定,更好的起到限载安全保护作用;四、同时结合新设计创新出新的限位装置,新的结构原理更合理、限位可靠、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DI型环链电动葫芦,包括电机1、安全离合器3、减速器箱体16、减速器箱盖15、三级齿轮传动、制动器10、导链装置20、限位装置25,其特征在于:电机1、安全离合器3、第一级齿轮轴7、第一级齿轮8、第二级齿轮轴9、第二级齿轮11、第三级齿轮轴12、第三级齿轮13、输出轴14、链轮21所组成的传动链在纵平面呈C字形布置;电机1的中心与输出轴14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位置;制动器10安装在与减速器箱体16装配好了的箱盖15右侧第一级齿轮轴7上,且在电机1的另一端;输出轴14外端上的链轮21呈悬臂结构;其中链轮21上的下吊钩17和 吊环2的重心重合;环链电动葫芦安全离合器3安装在减速器箱体16内的第一级齿轮轴7上,其中,安全离合器3由离合盘23和摩擦片22组成;限位装置25包括一个限位器和一个限位开关组件,限位器和限位开关组件经限位杆27相连接;限位器置于减速器箱体16的左侧且在导链装置20下端;限位开关组件安装在减速器箱体16右侧的箱盖15上,链条19穿过限位器,且下吊钩17和尾端挡块26处装有压缩弹簧18;限位器包括两个用于穿过链条19、套装有两个上压缩弹簧34的弹簧套35;弹簧套35铰接在翘板33上,限位杆支撑套31与翘板33固定连接,限位杆27固定连接在限位杆支撑套31孔内;限位开关组件包括限位杆27上的尾端拔板30,限位开关回位板28两块对称布置且固定在限位开关座38中间,限位开关回位弹簧37装在两限位开关回位板28上端两小凸台上;上、下限位开关29装在限位开关座38上面,两个开关对称布置,限位杆尾端拔板30拨动限位开关29,起到限位作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C结构布置形式改变原来传统的垂直布置形式(见图4)和同轴输入、输出结构布置形式(见图5),创新一种C形结构布置形式,该C形结构布置形式C尺寸小(见图3)。作为轻小型起重设备的环链电动葫芦除了结构简单、轻小外,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C尺寸的大小,环链电动葫芦C尺寸是指环链电动葫芦起升到最高极限位置时,下吊钩中心到环链电动葫芦吊环中心间的垂直距离(见图3),在同样的额定起升高度情况下,环链电动葫芦C尺寸越小越好,让用户充分利用起吊空间,特别是厂房空间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小的C尺寸更能体现这种结构布置形式的优点。
C形结构布置形式,同时采用了输出轴端链轮悬臂结构,使整个减速器结构变得简单,整体结构尺寸小,便于实现减速器免维护设计,减小零件数量,降低制造成本。
C形结构布置形式和输出链轮悬臂结构有效改善了导链器系统的结构合理性,方便安装维修。
C形结构布置形式和输出轴及链轮悬臂结构,方便设置更可靠的限位装置,在此之前,国内环链电动葫芦普遍存在限位结构不合理,限位装置故障率高,可靠性差,C形结构改善了限位机构,使限位机构受力合理,提高了环链电动葫芦安全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赤壁市蒲圻起重运输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赤壁市蒲圻起重运输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7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