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旋转屋脊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6787.4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6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颜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板谷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06 | 分类号: | E04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李梦福 |
地址: | 30170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屋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构件,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屋脊。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钢结构建筑突飞猛进,一部分钢结构建筑类型为人字形屋脊,但每个工程屋脊角度不同,施工现场每次处理屋脊都遇到同样的难题,要专门去订做屋脊。由于屋脊角度很难精确计算或者测量出来,屋脊做出来的角度也不一定能满足施工现场的要求,经常反复也很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屋脊角度很难精确计算,无法满足施工现场的要求等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可旋转屋脊。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旋转屋脊,所述屋脊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脊板,脊板横截面为h形结构,脊板底部开口,形成插槽,脊板顶端分别连接内、外套筒,外套筒侧壁开有轴向的旋转卡口,内套筒嵌插在外套筒内部,形成“人”字形结构。其优点是:内套筒嵌插在外套筒内部,可根据工程要求在旋转卡口范围内调整旋转,屋脊旋转后成人字形,再将阳光板、彩钢板等面板从插槽部位插入,解决了施工现场安装困难这一难题。
所述的可旋转屋脊,内套筒直径大于旋转卡口。其优点是:防止内套筒从外套筒内部脱出。
所述的可旋转屋脊,旋转卡口圆心角为45°。其优点是:圆心角45°既能保证内脊板旋转角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又防止内套筒从外套筒内部脱出。
所述的可旋转屋脊,内套筒采用铝合金挤出方式一体成形,构成具有轴向缺口的圆筒结构。其优点是:采用铝合金挤出方式,比起制作圆筒结构,简化了套筒制作工艺,提高制作效率,降低成本。
所述的可旋转屋脊,内套筒侧壁开有轴向缺口与旋转卡口不重合。其优点是:防止雨水进入套筒内部,降低套筒寿命。
所述的可旋转屋脊,插槽横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插槽底部凸起,形成透气条。其优点是:矩形结构与阳光板和采光板结构相对应,透气条防止阳光板或采光板与插槽底部完全密闭,使阳光板和采光板内部空气可以通过插槽底部与外界流通。避免阳光板或彩钢板内部出现结露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屋脊角度为135°-180°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屋脊角度为90°-135°结构示意图;
图中,1、脊板; 2、插槽;3、内套筒;4、外套筒;5、透气条;6、旋转卡口;7、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详细解释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可旋转屋脊,所述屋脊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脊板1,脊板横截面为h形结构,脊板底部开口,形成插槽2,脊板顶端分别连接内套筒3、外套筒4,外套筒侧壁开有轴向的旋转卡口6,内套筒嵌插在外套筒内部,形成“人”字形结构。内套筒直径大于旋转卡口。旋转卡口圆心角为45°。内套筒采用铝合金挤出方式一体成形,构成具有轴向缺口7的圆筒结构。内套筒侧壁开有轴向缺口与旋转卡口不重合。插槽横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插槽底部凸起,形成透气条5。
旋转卡口位置可根据工程要求设置,如图1为屋脊调整范围为135°-180°结构示意图;图2为屋脊调整范围为90°-135°结构示意图;屋脊旋转后成人字形,再将阳光板、彩钢板等面板从插槽部位插入、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板谷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板谷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67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