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轴承加工用水溶性磨削液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5732.1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2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林丽静;常建忠;阿部聪;俞威;范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尤希路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3/02 | 分类号: | C10M173/02;C10N40/24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2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轴承 工用 水溶性 磨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加工用水溶性磨削液。
背景技术
轴承的磨削加工以往基本上都采用以矿物油为基础的非水溶性油剂,非水溶性油剂虽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但是也存在易燃、油雾、废液处理等诸多弊端。目前市场上虽然也存在少数轴承加工用水溶性磨削液,但是存在诸多缺陷:一是加工性能不达标,润滑性和渗透性偏低;二是生物降解性较差;三是加入了亚硝酸盐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这些弊端制约了产品在用户中尤其是高端用户中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性、渗透性、生物降解性好,对人体和环境友好的高性能轴承加工用水溶性磨削液。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性能轴承加工用水溶性磨削液,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组分组成:
有机酸 10-20%
有机胺 20-30%
缓蚀剂 0-5%
合成润滑剂 15-25%
表面活性剂 1-10%
水 25-50%
消泡剂 0-3%。
所述有机酸是C6-C14直链二元酸、C8-C10脂肪酸、C18长链脂肪酸、对叔丁基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氨基磺酸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有机胺是一乙醇胺、一异丙醇胺、二异丙醇胺、三异丙醇胺、N,N-二羟乙基环己胺、2-氨基2-甲基丙醇、2-(2-氨基乙氧基)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缓蚀剂是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2-巯基苯并三唑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合成润滑剂是三羟甲基丙烷酯、季戊四醇酯、新戊基多元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乙二醇单丁醚、异十三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消泡剂是乳化硅油、甲基硅油或二甲基硅油。
本发明选用性能优良的新型水溶性润滑脂、表面活性剂以及其他助剂进行复配,使产品的润滑性能和渗透性能得到大幅提升(经实验室测试,2%稀释液摩擦系数≤0.03,渗透时间≤5S)。
本发明选用可生物降解性能优良的原料设计配方,使产品的可降解性能得到大幅提升(经实验室测试,2%稀释液BOD/COD≥0.6)。
本发明产品中原料不使用危及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有害物质,使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经检测,本产品生物半致死量LD50≥5000mg/kg,半致死浓度LC50≥50000mg/m3,呼吸道粘膜刺激≤1级)。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性能轴承加工用水溶性磨削液,由下列重量组分混合搅拌制成:
肉桂二酸 4%
对叔丁基苯甲酸 4%
油酸 5%
蓖麻油酸 5%
三乙醇胺 10%
一异丙醇胺 6%
2-氨基2-甲基丙醇 5%
三羟甲基丙烷酯 20%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8%
甲基苯并三氮唑 0.5%
乳化硅油 0.5%
水 32%。
经实验室测试,2%稀释液摩擦系数≤0.03,渗透时间≤5S;本产品经实验室测试,2%稀释液BOD/COD≥0.6;经检测,本产品生物半致死量LD50≥5000mg/kg,半致死浓度LC50≥50000mg/m3,呼吸道粘膜刺激≤1级。
实施例2:
一种高性能轴承加工用水溶性磨削液,由下列重量组分混合搅拌制成:
有机酸 10-20%(例10%、15%、20%)
有机胺 20-30%(例20%、25%、30%)
缓蚀剂 0-5%(例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尤希路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启东尤希路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5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机链轮
- 下一篇:一种制备脂肪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