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聚合粒子空气净化喷雾头及其配套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3524.8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3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桂仁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晟祺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B01D4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聚合 粒子 空气净化 喷雾 及其 配套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雾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塑料聚合粒子空气净化喷雾头及其配套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劣,空气中浮游粉尘密度越来越大,公共场所游粉尘随人的呼吸进入人体呼吸器官,其中较大的尘粒被阻留在呼吸道内易于被排出体外,而粒径小于5微米的粉尘大部都能进入人体肺部而引发各类尘肺病;在工业区,尤其是矿区,在多数煤矿煤层所生成的煤尘具有爆炸性,这些煤尘悬浮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在高温热源作用下,煤尘能发生爆炸;对于瓦斯及高突矿井,使用电气控制喷雾受爆破震动等条件影响,容易造成电气设备“失爆”。现有煤矿降尘喷雾装置多需要额外配备电器装置或高压空气装置等设备作为动力,不仅结构复杂,而且不便于控制。因此需要一种塑料聚合粒子空气净化喷雾头及其配套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塑料聚合粒子空气净化喷雾头及其配套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塑料聚合粒子空气净化喷雾头及其配套设备包括喷雾头(1)、空心轴(2)、轴套(3)和喷雾杆(4),所述喷雾头(1)为塑料聚合粒子喷雾头,所述空心轴(2)上端伸入轴套(3)内,并设有轴承(7),空心轴(2)与轴套(3)之间设有双层橡胶密封圈(5),空心轴(2)下端设有三个接口(6);所述喷雾杆(4)共有三个,其一端与接入接口(6),另一端连接喷雾头(1),喷雾头(1)的轴线与空心轴(2)的轴线互为异面直线,工作时水的反作用力F分解出的沿喷雾头(1)旋转轨迹切向分力F’,大于空心轴(2)的旋转阻力f,即F’>f;所述轴套(3)顶部固定,其上设有进水口。
如此设计,水流由进水口进入轴套,流经空心轴和喷雾杆,由喷雾头喷出,由于喷雾头轴线与空心轴轴线互为异面直线,所以水流的反作用力F一定能够分解出一个沿喷雾头旋转轨迹切向的分力F’,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克服空心轴的旋转阻力f,通过轴承的促进,达到旋转喷雾降尘的目的。
作为优化,所述轴承(7)与轴套(3)之间设有一个内涨簧(8)和一个外涨簧(9)。
如此设计,将轴承固定于轴套上,轴承促进空心轴的旋转。
作为优化,所述内涨簧(8)和外涨簧(9)均设置在橡胶密封圈(5)与轴套(3)之间。
如此设计,不仅起到了水密封的作用,而且防止轴承渗油。
作为优化,所述喷雾头(1)所连接的喷雾杆(4)之间角度均为120度。
如此设计,喷雾均匀,空气净化效果佳。
作为优化,所述喷雾头(1)所连接的喷雾杆(4)中的两个在一条直线上,另一个之间垂直于该直线。
如此设计,造型美观,节省空间。
本发明塑料聚合粒子空气净化喷雾头及其配套设备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具有动作灵敏,输出水压大,覆盖全断面等特点,而且安装、操作简便,容易维护,广泛适用于高粉尘浓度环境的空气净化降尘,尤其适用于矿区井下施工中的降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塑料聚合粒子空气净化喷雾头及其配套设备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塑料聚合粒子空气净化喷雾头及其配套设备的实施方式一的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塑料聚合粒子空气净化喷雾头及其配套设备的实施方式二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雾头,2-空心轴,3-轴套,4-喷雾杆,5-橡胶密封圈,6-接口,7-轴承,8-内涨簧,9-外涨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塑料聚合粒子空气净化喷雾头及其配套设备包括喷雾头1、空心轴2、轴套3和喷雾杆4,所述喷雾头1为塑料聚合粒子喷雾头,所述空心轴2上端伸入轴套3内,并设有轴承7,空心轴2与轴套7之间设有双层橡胶密封圈5,空心轴2下端设有三个接口6;所述喷雾杆4共有三个,其一端与接入接口6,另一端连接喷雾头1,喷雾头1的轴线与空心轴2的轴线互为异面直线,工作时水的反作用力F分解出的沿喷雾头1旋转轨迹切向分力F’,大于空心轴2的旋转阻力f,即F’>f;所述轴套3顶部固定,其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轴承7与轴套3之间设有一个内涨簧8和一个外涨簧9。所述内涨簧8和外涨簧9均设置在橡胶密封圈5与轴套3之间。所述喷雾头1所连接的喷雾杆4之间角度均为12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晟祺塑业有限公司,未经余姚晟祺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35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