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皮桦嫩枝扦插繁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1946.1 | 申请日: | 2013-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9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谌红辉;王小宁;贾宏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2600 ***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皮桦 嫩枝 扦插 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皮桦嫩枝扦插繁殖方法,属于植物无性繁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皮桦为我国南方桦木科优良乡土速生用材树种,适应性强,用途广。早期速生,适合培育大、中径级规格木材,现存的种质资源零星分布于天然林和一些自然保护区中,良种资源十分缺乏。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传统的播种育苗方法培育造林苗木,实生苗因为基因材料的多样性在造林后生长表型不一,很难达到群体高产优质的目标。采用光皮桦嫩枝扦插繁殖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基因优良的无性系苗木,从而造林后可达到群体高产优质的目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利用植物扦插的无性繁殖技术,剪取光皮桦嫩枝扦插进行无性扩繁,培育出整齐高产的优良无性系苗木用于生产造林,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的木材产量。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光皮桦嫩枝扦插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3月中旬~9月中旬,从实生苗木中选取6~12个月苗龄的健壮苗木进行截干促萌的培育,截干高度为20~25cm,作为提供嫩枝的采穗母树;
(2)采穗时间为4月上旬~10月下旬,从采穗母树上剪取10~15cm长的半木质化嫩枝,上部保留3~5片小叶,并将枝条下端剪为斜口状作为插穗;
(3)插穗下端2~3cm蘸取吲哚丁酸糊状生根剂;
(4)扦插时先用比插穗直径稍粗的小木棍在育苗营养杯基质中间插一个小孔,然后将插穗插入营养基质中,插入深度为4~5cm,然后将插穗周围的基质压实。并立即浇1次透水,使插穗与基质紧密结合;
(5)对扦插后的枝条用遮光度为70%的黑色遮阳网进行遮荫,并采用间歇性喷雾法对插穗进行喷雾保湿,每天早晨8点加盖遮阳网,下午18点后揭开遮阳网以利插穗吸收露水。扦插后第一周,喷雾间隔时间为白天8~10分钟,晚上15~20分钟,喷雾时间为15~20秒。扦插一周后,喷雾间隔时间调整为白天15分钟,晚上20分钟,喷雾时间为20~25秒。扦插20天后,喷雾间隔时间调整为白天30分钟,喷雾时间为1~2分钟,晚上停喷。扦插后每隔7~10天叶面喷施1次800~1000倍50%wt多菌灵溶液,扦插20天后每隔10~12天浇灌0.2%wt尿素和0.2%wt磷酸二氢钾溶液。
步骤(3)中的吲哚丁酸糊状物的浓度为600~800mg/L,配制方法为:称取吲哚丁酸粉末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定容配制成600~800mg/L吲哚丁酸溶液,然后加入滑石粉调成糊状,粘稠度以插穗下端粘取此糊状物后不滴落即可。
步骤(4)中的营养基质成分为松树皮∶木糠=4∶1混合物充分碳化后,用无纺布营养袋灌装机制作成直径为5~6cm,高度为10cm的营养杯,摆放于长50cm×宽50cm×深10cm的塑料框中,用0.5%wt高锰酸钾溶液浇透消毒,24小时后即可扦插。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光皮桦嫩枝扦插繁殖方法,其操作简单实用,适用于大规模扦插,且育苗时间短,扦插40天后,幼苗成活率高达85%以上,且幼苗能有效保持母树的优良遗传性状,确保了新植株同母树优良品质的一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1)2012在3月中旬,从实生苗木中选取8个月苗龄的健壮苗木进行截干促萌的培育,截干高度为20~25cm,作为提供嫩枝的采穗母树;
(2)在4月下旬,从采穗母树上剪取10~15cm长的半木质化嫩枝,上部保留3~5片小叶,并将枝条下端剪为斜口状作为插穗;
(3)将插穗下端2~3cm蘸取吲哚丁酸糊状生根剂。所述生根剂为称取吲哚丁酸粉末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定容配制成800mg/L吲哚丁酸溶液,然后加入滑石粉调成糊状;
(4)扦插基质为充分碳化的松树皮与木糠混合物,混合比例为4∶1,混合物用无纺布营养袋灌装机制作成直径为5~6cm,高度为10cm的营养杯,摆放于长50cm×宽50cm×深10cm的塑料框中,用0.5%wt高锰酸钾溶液浇透消毒,24小时后即可扦插。扦插时先用比插穗直径稍粗的小木棍在育苗营养杯基质中间插一个小孔,然后将插穗插入营养基质中,插入深度为4~5cm,然后将插穗周围的基质压实,并立即浇1次透水,使插穗与基质紧密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19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分离可降解羧酸钠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和性能
- 下一篇:定长直丝电磁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