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0741.1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7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权玟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H01M10/0525;H01M10/42;H01H8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张红霞;周艳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5月4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递交的发明名称为“可再充电的二次电池”的美国待审临时申请第61/642,606号的优先权,由此为全部目的,其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的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在诸如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的小型电子设备中。这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很多方面优于其它类型的二次电池,例如在功率、容量和重量方面。锂离子二次电池也可用在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车辆中。用于车辆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应该满足恶劣条件下的安全和可靠性要求。
发明内容
各实施例针对一种电池,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一对电极板和介于所述一对电极板之间的隔板,所述电极组件具有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而且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短路诱导构件,所述短路诱导构件被附接且电连接到所述一对电极板中的一个电极板,所述短路诱导构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并且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第三侧面对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将所述第一部分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到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电极组件介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从而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第一侧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侧之间,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第四侧被所述短路诱导构件至少部分地暴露;和壳体,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短路诱导构件被布置在所述壳体中。
所述电池可进一步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关闭所述壳体中的开口。所述短路诱导构件的所述第三部分可介于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盖板之间。
所述电池可进一步包括端子部,所述端子部包括集流体、端子和熔断部,所述熔断部形成在所述集流体上。
所述熔断部可被布置为与所述短路诱导构件的所述第三部分相邻。
所述短路诱导构件的所述第三部分可包括在所述第三部分中的凹部,所述凹部面对所述熔断部。
所述短路诱导构件的所述第三部分可具有与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和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基本相同的长度,所述第三部分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各自的长度被连接到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并且所述凹部可具有与所述第三部分的长度基本相同的长度。
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第二侧可在所述短路诱导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第一侧之间。
所述短路诱导构件可基本覆盖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
所述短路诱导构件的所述第三部分可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桥接。
所述短路诱导构件可以是包括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单个零件。
所述短路诱导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可被整体形成。
所述电极组件可包括在所述一个电极板的未涂覆部分处的挤压端,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挤压端的厚度小于所述电极组件的涂覆部分的厚度,并且所述短路诱导构件可被附接和被电连接到所述一个电极板的所述未涂覆部分。
所述短路诱导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可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沿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第一侧延伸,所述第二区域从所述第一区域弯折并且沿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挤压端延伸。
所述短路诱导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可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一区域沿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第二侧延伸,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区域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一区域弯折并且沿所述挤压端延伸,所述挤压端介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二区域之间。
所述短路诱导构件的所述第三部分可具有比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和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小的长度,从而所述第三部分暴露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第三侧的一部分。
所述短路诱导构件的所述第三部分可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中的每个区段将所述第一部分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到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在它们之间分开一定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07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
- 下一篇:一种IGBT衬板抓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