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机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8615.2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5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M.A.肯尼;F.J.卡萨诺瓦;P.R.拉詹德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5/02 | 分类号: | F01D5/02;F01D5/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曾祥夌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机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轮发动机,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涡轮发动机的转子组件。
背景技术
涡轮机叶片或斗叶通常设计成用于沿周向方向安装在涡轮机转子轮上。斗叶典型地使用外部周向燕尾榫附连至涡轮机轮,外部周向燕尾榫包括轮周边上的周向凹槽或狭槽中的接收燕尾榫以及斗叶的基部或根部中互补的燕尾榫。为了将这些斗叶装载到轮上,轮的周边上切割有局部移除接收燕尾榫部分的凹口,从而在转子轮上的槽中形成大体矩形的开口。每一个斗叶都接着首先被放置在凹口开口中并且接着围绕轮沿周向移动。周向凹槽中的开口造成相对均匀的转子轮设计中的不连续性。因此,凹口开口能够成为转子轮中应力集中的来源并且能够导致转子寿命减少。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涡轮机组件包括转子轮和形成在转子轮中的周向槽,周向槽针对转子轮的圆周包括均匀横截面形状。该组件还包括定位在周向槽中的第一环构件,第一环构件被构造成在燕尾附连部定位于周向槽中时防止燕尾附连部沿径向移动,其中燕尾附连部是涡轮机叶片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涡轮机组件包括:转子轮;形成在转子轮中的周向槽,转子轮被构造成接收叶片;以及第一环构件和第二环构件,第一环构件和第二环构件定位在周向槽中,第一环构件和第二环构件定位在叶片的一部分的每一个侧面上,以在叶片定位于周向槽中时防止叶片沿径向移动。
通过下文结合附图的描述,这些和其它的优点以及特征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主题在说明书结尾处的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并且明确要求保护。通过下文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的特征以及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转子轮和涡轮机叶片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涡轮机叶片和转子轮的透视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涡轮机叶片和转子轮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锁定构件的涡轮机组件的透视图,该锁定构件被构造成防止叶片和环构件在转子轮中移动;以及
图5是图1中所示的涡轮机组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参照附图通过示例的详细描述解释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优点和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例性涡轮机组件100的一部分的透视图,示例性涡轮机组件100包括转子轮102,转子轮102被构造成接收叶片104。叶片104包括燕尾销或附连部106,燕尾销或附连部106定位在转子轮102的周向槽108中。在实施例中,第一环构件110和第二环构件112被放置在周向槽108中,并且被构造成保持叶片104且在叶片104被放置于周向槽108中时防止叶片104沿径向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安装叶片(包括叶片104)之前,转子轮102使第一环构件110和第二环构件112位于周向槽108中。环构件能够沿径向插入至槽中并且沿轴向滑动以与形成了周向槽108的轮侧面相配合。当定位在周向槽108中时,第一环构件110和第二环构件112形成开口122,从而使得能够将叶片和相应的燕尾附连部插入至周向槽108中。如下文所描述的,在插入至开口122中之后,叶片104沿周向槽108周向滑动,以允许围绕轮的圆周安装随后的叶片。
在实施例中,当叶片104安装在转子轮102中时,第一环构件110定位在周向槽108的第一侧壁114与燕尾附连部106的第一侧面116之间。类似地,当叶片104定位在周向槽108中时,第二环构件112定位在周向槽108的第二侧壁118与燕尾附连部106的第二侧面120之间。在实施例中,第一环构件110和第二环构件112分别与周向槽108的第一侧壁114和第二侧壁118相符合。如图所示,对于转子轮102整个圆周而言,周向槽108具有基本均匀的横截面形状。周向槽108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以接收一个或多个叶片以及一个或多个环构件。图示的周向槽108的实施例所具有的基本燕尾形状大于燕尾附连部106。
在实施例中,燕尾榫上的侧壁以及转子轮102上的侧壁可以具有不同的倾斜程度或轮廓,其中环构件侧壁所具有的轮廓与配合的轮或燕尾附连部轮廓互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86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