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叉、异形孔道型增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8092.1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5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灿斌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2D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叉 异形 孔道 增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叉、异形孔道型增强结构,属于土木工程地基结构增强领域。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工业化建筑的关键技术实质为等强度或高强度连接问题,本发明解决上述领域连接问题。
新旧混凝土增强连接在土木工程中常有1将旧混凝土表面剔凿。2加混凝土界面剂。3浇筑前用高一级标号的去石子砂浆摸在旧混凝土表面。4在结合部植筋射钉或打膨胀螺栓等方法,存在施工不方便,价格高如直径32毫米植筋价格每根单价120元,往往出现裂缝,渗漏,强度不足等问题。
预制建筑中如预留槽梁柱节点现浇技术,全预制梁柱连接等现有技术存在不便施工方法,性能节点连接不可靠,抗震性能不佳等问题。因此预制构件建筑往往不被社会信任,应用范围狭窄(如空心板图集均注明为应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即使多层预制建筑社会公众也谈虎色变,避之不及。
目前相近专利如201010570168“免拆除预制钢筋混凝土模板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及建造方法”如一栋建筑面积10000平米建筑混凝土总用量约4000立方米其中中需现场灌注约400~2000立方米混凝土,现场工作量极大。申请号: 201010570185 “基于交叉/异形孔预制钢筋混凝土模板的剪力墙结构建筑及建造方法”需大量灌注混凝土如一栋建筑面积10000平米建筑混凝土总用量4200立方米其中中需现场灌注约600~2100立方米混凝土,预留大量孔道,需要预穿大量钢筋,劳动强度极大,忽视连接处增强问题,可能在构件连接处破坏。申请号: 201210309759 一种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建筑结构及建造方法10000平米混凝土总用量4200立方米其中中需现场灌注估计约250~1000立方米混凝土,预留大量孔道,需要预穿大量钢筋,劳动强度极大,且未解决预制混凝土墙接缝处连接加强问题,其图示转角处无钢筋受力,未确保结构安全受力问题。
上述发明步骤极多,孔道用于穿钢筋,导致大量孔道,需大量浇灌混凝土,且未解决关键的连接处等强度或高强度连接问题,因此未解决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的重点问题,即构件等强度或高强度连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地基结构增强解决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
一种交叉、异形孔道型增强结构,包括预留钢筋,所述增强结构还包括互相交叉连接的构件预留孔道或异形构件预留孔道以及其他插入构件;
所述增强构件的交叉、异形孔道占整个地基结构体积的比小于3%;
所述构件预留孔道之间交叉连接形成交叉孔,所述构件预留孔道的直径沿轴向变化互不相等;
所述交叉、异形孔道与其他插入构件插入钢筋处的连接段内含有型钢或者纤维;
所述孔道型增强结构的总长度最少为8倍的钢筋直径,所述预留钢筋的总长度大于3倍的钢筋直径;
预留构件连接处采用型钢或者纤维混凝土进行加固;
所述形钢或纤维横断面的总抗拉设计值大于被链结构件的钢筋的总设计值;
所述构件间孔道相互连通,在预留孔道间采用压力泵灌注混凝土或者砂浆;
所述灌注混凝土或者砂浆完成后,会留有用于检查的溢出段,所述溢出段为突出构件表面的一段管道,浇注完成后将溢出段切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创新,所述钢筋采用弯折、套筒、浆锚等增强钢筋的辅助方法增强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出局部交叉/异形孔道用于构件连接,并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压灌混凝土或泥浆,避免锚固失效,提高预制建筑抗震性能,性能优良,且每10000平米建筑混凝土用量约3500立方米连接处混凝土仅需约100立方米混凝土现场预浇,为一种低碳绿色环保的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土木行业构件连接/锚固,同时通过加入溢流段实现了浇注质量的检测,具有显著的技术进步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构件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构件一,2为构件二,3为构件二预留钢筋一,4为构件二预留横向孔道一, 5为构件二预留孔道二,6为构件二预留钢筋二,7为薄壁型钢,8为构件一预留孔道三,9为构件一预留孔道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
1.将钢筋构件二预留钢筋一3和构件二预留钢筋二6插入孔道构件一预留孔道三8和构件一预留孔道五5;
2.通过支模板将构件一1和构件二2连接包围,同时在其中设置薄壁型钢7作为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灿斌,未经陈灿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8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端部保持器的运输包装及其方法
- 下一篇:包装袋热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