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焊接铝板应力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7340.0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舟;杨震宇;谢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金镂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0/00 | 分类号: | C21D10/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129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焊接 应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焊接铝板应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铝板焊接,铝板在焊接后必然会产生由于焊接引起焊件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焊缝金属的热胀冷缩等原因造成的焊接残余应力,从而使铝板变形而需要校正。消除残余应力的最通用的方法是高温回火,即将焊件放在热处理炉内加热到一定温度(Ac1以下)和保温一定时间,利用材料在高温下屈服极限的降低,使内应力高的地方产生塑性流动,弹性变形逐渐减少,塑性变形逐渐增加而使应力降低。
回火后进行校正,根据工件的不同可以选择使用人工校正、机床校正等。这样焊接铝板在外型上能满足图纸需要,但是所需时间较多、工序较为繁琐、制造成本高。
发明创新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实施方便的去除焊接铝板应力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去除焊接铝板应力的方法,在焊接后变形的铝板的变形处均匀网格排布钻孔,孔径为Φ3mm~Φ7mm,孔的间距为10mm~20mm,然后对孔补焊,最后使用人工或者机床进行校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去除焊接铝板应力的方法,由于变形无规律可循,现场根据变形情况在变形处钻孔,根据情况钻孔有大有小,孔径为Φ3mm~Φ7mm,孔的间距为10mm~20mm,变形处孔均匀网格排布,接着将均匀排布的孔补焊,利用补焊产生的应力抵消焊接中产生的应力。最后使用人工或者机床进行校正。
综上所述本发明创新是一种成本低廉、过程简单、节约工期、容易上手的去除焊接铝板应力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要校正铝板内应力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要校正铝板钻孔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在补焊后内应力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最后校正后应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铝板1两边受往内挤压的应力F,铝板1受力拱起变形。
参见图2,铝板1钻孔后应力仍然为F,铝板受力拱起变形。
参见图3,铝板1因为补焊之后产生应力N,方向为应力N作用点的切线方向。将次应力N分解后得到水平N1、N2两个分量。
参见图3和图4,由于应力分量N2使拱起变形铝板往下陷达到校正的目的。此时补焊之后产生的应力N方向趋向于平面方向,故有应力分量N1趋向于等于N,应力分量N2趋向于0。当补焊冷却,铝板稳定之后,应力N与应力F之差等于或近似于0。
最后由于内应力很小,通过使用人工校正、机床校正可以达到图纸所要求的平整度。保证装配质量、外观质量。
具体制做过程如下:
参见图1,即工序1,分析铝板1受力变形情况,分析应力F,确定铝板1上钻孔2排布方向、钻孔2大小、钻孔2间距;
参见图2,即工序2,根据工序1确定的钻孔2位置、钻孔2大小进行钻孔,在铝板1的变形处均匀网格排布钻孔2,孔径为Φ3mm~Φ7mm,孔的间距为10mm~20mm;
参见图3,即工序3,对工序2所制作的钻孔2进行补焊,产生内应力N;
参见图4,即工序4,通过使用人工、机床对补焊完成后铝板1进行校正,达到图纸所要求的平整度,保证装配质量、外观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金镂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金镂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7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