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6-溴吲哚满二酮的荔枝螺提取物及制备方法与其抗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4561.2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2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林祥志;张芳;马伏宁;张林;马瑞娟;荣辉;林汝榕;王昭凯;杨善军;马勇;陈水波;柯秀蓉;李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09/38 | 分类号: | C07D209/3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吲哚 满二酮 荔枝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与其 抗癌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6-溴吲哚满二酮的荔枝螺提取物及制备方法与其抗癌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因乙肝患病率高而导致原发性肝癌发病人数居高不下,约占全球肝癌病人总数的55%,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因此寻找和开发安全有效的抗肝癌药物和治疗手段已迫在眉睫。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2/3,有多达21万种已知的微生物、低等或高等动植物栖息于海洋水体,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和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体的代谢酶系与陆地生物有较大差别,源于海洋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多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是抗肿瘤新药开发的宝贵资源。
荔枝螺(Thais Roeding)又称苦螺、辣螺,为食用螺类,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动物纲(Gastropod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骨螺科(Muricidae),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墨西哥湾等地区,我国闽、浙、粤沿海有分布。荔枝螺因生殖系统易受水污染影响发生畸变,目前主要用于海洋水体的污染监测,例如厦门近海海域有机锡污染对荔枝螺的性畸变作用等。由于自然分布的地区局限性,国内外对荔枝螺天然产物的分离与活性研究相对较少,李明等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法发现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消化系统中存在具有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化合物甲硫氨酸脑啡肽(Methionine-Enkephali);Chávezc从墨西哥荔枝螺Plicopurpura pansa,Plicopurpura columellaris,Plicopurpura patula鳃下腺分泌物中分离出5种挥发性的含溴生物碱,但未对其活性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关于荔枝螺抗癌方面的研究还未有报道,但对骨螺科其它种螺类的研究发现存在抗肿瘤活性成分。例如,对17种海洋软体动物卵物质分析,其中6种骨螺科动物卵内均含卤代吲哚生物碱,但不同种间成分有所不同,卤代吲哚生物碱可能是骨螺科共有特色次生代谢物。从Dicathais orbita、Hexaplex trunculus两种骨螺鳃下腺、生殖腺和卵囊中分离出Tyrin purple及其前体化合物(吲哚生物碱类),体内外试验证实具有抑菌、细胞毒性、抗癌及肌肉松弛等多种生理活性。
国内关于荔枝螺化学组分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肝癌细胞的作用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荔枝螺提取物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荔枝螺软体组织用醇水溶液浸提,收集提取液,除去醇,得到产物A;
所述荔枝螺软体组织为腮下腺、消化腺和直肠腺组织;
2)将所述产物A用有机溶液萃取,收集有机相,即得到荔枝螺提取物;所述有机溶液为正己烷或乙酸乙酯。
上述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醇水溶液为乙醇水溶液或甲醇水溶液;所述乙醇水溶液或甲醇水溶液的浓度具体为50%-100%;所述乙醇水溶液或甲醇水溶液的浓度进一步具体为80%。
上述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荔枝螺软体组织和所述醇水溶液的配比为20g:0.5-1.5L;所述荔枝螺软体组织和所述醇水溶液的配比具体为20g:1L;
所述除去醇的方法为减压浓缩。
上述方法中,所述方法为如下A或B:
A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所述荔枝螺软体组织在体积百分含量为80%的乙醇水溶液中采用磁力搅拌的方式浸提,收集提取液,减压浓缩为浸膏;
步骤2),将所述浸膏溶于水,得到浸膏水溶液;用正己烷萃取所述浸膏水溶液,收集有机相,即得到荔枝螺提取物;
B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所述荔枝螺软体组织在体积百分含量为80%的甲醇水溶液中采用超声波的方式浸提,收集提取液,减压浓缩为浸膏;
步骤2),将所述浸膏溶于水,得到浸膏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浸膏水溶液,收集有机相,即得到荔枝螺提取物。
上述方法中,A方法或B方法中:
步骤1),所述浸提的温度为4-40°C;所述浸提的温度具体为25°C或30°C;所述浸提为黑暗条件下进行;
所述浸提的次数为3-5次;
步骤2)中,所述萃取次数为2-3次。
A方法中,所述每次采用磁力搅拌的方式浸提的时间为1-24h;所述每次采用磁力搅拌的方式浸提的时间具体为24h;
B方法中,所述每次采用超声波的方式浸提的时间为1-60min;所述每次采用超声波的方式浸提的时间具体为60min;所述超声的功率为300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45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