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滇重楼种子萌发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3037.3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2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杨生超;谢世清;王玲;李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康珉 |
地址: | 6502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重楼 种子 萌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方法是:采用不同处理条件增加重楼种子内种皮透性以提高种子萌发率的催芽技术。
背景技术
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是百合科重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药典收录的药用重楼原植物种。其根茎有清热解毒、镇惊止痛的功能,可用于咽喉肿痛、小儿惊风、毒蛇咬伤、疔疮肿毒,外治疖肿,腮腺炎,是云南白药、宫血宁、片仔黄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长期以来,人们对重楼的利用一直依靠天然野生资源,由于长期过度的掠夺式的采挖,野生重楼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现己濒临枯竭,人工种植成为解决重楼资源匮乏的必然选择。
滇重楼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如让其自然萌发,则需15个月才能出苗,且出苗率难以达到50%。而采用低温层积,二次变温的方法,虽一年内可出苗,但出苗率仅为60%。其原因是滇重楼种胚分化不完全(形态后熟)和胚轴后熟(生理后熟)。
形态后熟即指从种子成熟到胚成熟的阶段,胚胎在种子中缓慢生长及定型。滇重楼果实成熟后采收的种子,即为种子成熟。成熟种子的胚十分幼小,这时胚的形态建构尚不完善,不能发芽。在适当的温、湿度和空气条件下,胚开始分化和生长,分化出子叶、胚芽、胚轴及胚根,基本完成了胚体的建造,此期为形态后熟。种胚完成形态后熟之后,给予适合发芽的环境条件,种子仍不能马上出土萌发,需要一定时间的低温条件,胚轴通过其生理后熟,种子才能萌发。在自然条件下滇重楼的种子完成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两个阶段,即从果实成熟至种子萌发需要15个月的时间。
关于滇重楼的繁育国内学者已做了大量研究,李运昌(李运昌,滇重楼的无性繁殖,云南植物研究,1986,8(4):429-435)对滇重楼的种子繁殖做了大量研究,滇重楼种子自然萌发,不经处理而直接播于荫棚苗床,15个月出苗率为46.2%。李恒、杨兴华通过对重楼种子萌发的形态解剖观察:重楼种子脱落时,胚极不发育,而是一个很小、未完全分化的多细胞椭圆体,其周围的胚乳细胞厚且角质化,内面充满了淀粉粒及其他营养物质,使胚乳组织变硬,而不利于空气 和水分的进入,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亦不能软化为易吸收的溶解物质作为胚发育时的营养,因此重楼种子为完成胚的分化而具有后熟期。李运昌分析了滇重楼种子的休眠特性,采用低温、潮湿预备处理后,高温培养,胚根虽然继续增长,根茎、胚轴也有所发展,但种子仍不能破土出苗。主要因为胚轴的生长缓慢,胚轴存在生理后熟现象,再经低温处理,再高温培养,可有效促进胚轴的生长,种子破土出苗快,使种子萌发时间缩短为10~12个月。此研究表明,低温层积能使滇重楼种胚较好发育,温度是影响滇重楼种子层积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应用外源生长调节剂促进滇重楼种子后熟方面,多数研究仍认为适当浓度的赤霉素的处理有利于重楼种子的萌发率。
尽管关于如何提高滇重楼种子萌发率的研究不少,但研究者多将目光集中在单一的改变外界条件对重楼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上,且萌发效率并不十分理想。
本发明人通过综合分析抑制滇重楼种子萌发的机理,结合种子成熟的特点,发明了一种可以大大的提高了种子萌发率、并克服传统沙藏种子易腐烂的弊病的方法。通过2010年到2013年两次查新检索,目前在国内外未发现有此种方法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滇重楼种子萌发率不高、及萌发过程中种子易腐烂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不同其它方法的能大大提高滇重楼种子萌发率(96%以上)的新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提高滇重楼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包括采集成熟滇重楼果实、搓去外种皮、赤霉素浸泡、变温沙藏,其特征是:将采集的成熟滇重楼果实带果皮阴干后再搓去外种皮,将搓去外种皮的种子进行高温浸泡,所述的高温浸泡是用40℃水浸泡搓去外种皮的种子48小时,高温浸泡后进行种皮伤害处理,所述的种皮伤害处理是将经过高温浸泡的种子置于粗糙的金属板上搓揉其种皮,随后将进行了种皮伤害处理的种子用赤霉素浸泡后进行变温沙藏处理。
所述的将进行了种皮伤害的种子用赤霉素浸泡、其赤霉素的浓度为1000mg/L,浸泡时间为24小时。
所述的变温沙藏处理是4℃下处理16天、22℃处理16天,如此反复处理6次后置于22℃、黑暗条件下沙藏60天。
本发明方法的创新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3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参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载银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