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型一体化螺钉螺母调节锁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2823.1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4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杜向阳;程武山;张敏良;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69/01 | 分类号: | H01H69/01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一体化 螺钉 螺母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断路开关的生产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型一体化螺钉螺母调节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申请号200810200020.8的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螺钉螺母调节锁紧装置,该装置经权威机构检索认定为国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投入企业的断路器等开关电路的生产中,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安装尺寸大,而塑壳断路器尺寸小、测试的相位较多、安装空间小,造成该装置只能串行加工(即一次只能调节一个相位的触发螺钉、螺母),大大降低了加工效率。
为了提高效率,使一体化螺钉螺母调节锁紧装置能够并行加工(多台一体化螺钉螺母调节锁紧装置并列放置,同时调节所有相位的触发螺钉、螺母),故将装置做出微型化处理,如图1所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整个机构可能需要倾斜,机构需要在定位滑杆1-6、丝杠1-2上移动,而在该装置中丝杠副(丝杠副是一种常用的移动副,通过丝杠1-2的转动带动丝母1-3直线运动)的位置远离整个机构的重心,由于重力的作用导致倾斜的机构将与丝杠1-2、定位滑杆1-6成一定角度的趋势,造成丝杠副在上下移动时对丝杠1-2的颈向力作用不均匀。根据杠杆原理,重心离丝杠1-2的距离越远工作架作用在丝杠1-2的作用力越大,这使得丝母1-3的螺纹孔与丝杠1-2螺纹间的作用力增大,最终造成丝母1-3与丝杠1-2在移动过程中的滑动摩擦力增大。这样的结构不但增大了电机的负担而且使工作架在运动过程中不稳定,容易出现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型一体化螺钉螺母调节锁紧装置移动框。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改进型一体化螺钉螺母调节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转动部件、转动框、移动框、移动部件以及执行调节锁紧任务的旋转机构,所述的转动框通过转动部件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的移动框通过移动部件与转动框移动连接,所述的旋转机构设在移动框上。
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一体化组合套筒型螺丝刀、主轴传动锥形齿轮组、主轴电机、制动锥形齿轮组、制动器以及连接套;
所述的主轴电机水平固定于移动框的上端,并通过主轴传动锥形齿轮组与一体化组合套筒型螺丝刀连接,所述的制动锥形齿轮组包括均设在连接套内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其中主动齿轮与一体化组合套筒型螺丝刀连接,从动齿轮与制动器连接,所述的制动器固定在连接套上,所述的连接套与移动框的下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一体化组合套筒型螺丝刀包括相互之间通过电磁离合器吸合的内套筒和外套筒,其中内套筒与制动锥形齿轮组中的主动齿轮连接,外套筒与主轴传动锥形齿轮组连接。
所述的旋转机构还包括设在外套筒扭矩控制器。
所述的移动部件包括丝杠、丝杠电机以及圆柱齿轮组,所述的丝杠穿过移动框底端与转动框固定连接,所述的圆柱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其中主动齿轮与丝杠电机输出端连接,从动齿轮与丝杠传动连接。所述的圆柱齿轮组的主动齿轮与移动框底端连接。所述的丝杠电机以竖直状固定在移动框上。
所述的圆柱齿轮组的从动齿轮内设螺纹孔,所述的丝杠外设螺纹,两者螺纹配合组成一个丝杠副。所述的丝杠位于旋转机构和丝杠电机之间,减小了因重心问题造成的丝杠与从动齿轮之间不必要的摩擦力,减轻了电机的负担,增大了机构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移动框内设有两根定位滑杆,所述的旋转机构和移动部件设于两定位滑杆之间,两定位滑杆底端均与转动框固定连接,移动框通过两定位滑杆与转动框活动连接。定位滑杆起到导向作用,确保移动框在运动中稳定可靠。
所述的移动框可设置为封闭结构,将除了一体化组合套筒型螺丝刀刀头以及主轴电机以外的旋转机构和移动部件封装起来,使得装置一体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将主轴电机设置于移动框上端,杜绝了主轴电机在移动框下降过程中容易与转动框相撞和主轴电机控制线与转动框相互干涉的现象,而且提高了机构运行的稳定性。
2、本发明采用主轴传动锥形齿轮组替换现有文件中的圆柱齿轮组,并对主轴传动锥形齿轮组的位置进行调整,这不仅减轻了工作架的重量和丝杠电机的负担,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架在上升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传动误差,而且还方便主轴电机的拆卸和调试。
3、本发明根据摩擦力学、杠杆原理以及最优化理论将丝杠副放置在工作架中靠近重心的位置,大大减小了丝杠与丝母之间不必要的摩擦力,减轻了电机的负担,增大了机构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2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携式应急储能箱(S650)
- 下一篇:纳米补水仪移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