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新型涂片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2290.7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8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谢卫东;方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20 | 分类号: | H01M4/2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新型 涂片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蓄电池新型涂片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蓄电池极板生产过程中,采用涂板机进行涂板,涂板机通常包括主传动装置、电控装置、输送装置和膏斗部分,在膏斗部分下方设置输送装置,板栅通过输送装置被带到膏斗下方,由膏斗内的下膏辊进行涂板。
在铅酸蓄电池涂片生产中,所用涂片装置涂片后在极板边框旁边尤其在耳部周围有多余铅膏,这样就造成了铅膏的浪费,增加了制造成本,极耳处残留的铅膏也给下道刷片带来了难度。而在后期电池组装时要进行极耳焊接,这要求极耳表面要无铅膏,耳部的余膏刷不尽,导致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产品质量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减少铅膏的浪费,同时更方便的调节涂片宽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新型涂片工装。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蓄电池新型涂片工装,包括挡膏板、弹片组,弹片组是由右弹片、中间隔弹片和左弹片三个弹片组成的,右弹片、中间隔弹片(和左弹片类似呈L型;挡膏板底端设有缝隙,左弹片、中间隔弹片、右弹片的短端沿着挡板下端插入缝隙中,并分别通过一个固定螺丝固定于挡膏板底端;左弹片、中间隔弹片、右弹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依次间隔分布在挡膏板同一侧;固定螺丝分别通过相应固定螺孔固定弹片组中的各个弹片;挡膏板的另一侧开有底面为矩形,截面为弧形的第一下膏槽,挡膏板上在第一下膏槽弧形凹面中心处依次横向设有第二下膏槽和第三下膏槽。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是:左弹片、中间隔弹片和右弹片的自由端的长度相同,中间隔弹片的宽度对应于第二下膏槽和第三下膏槽的中间间隔宽度,且中间隔弹片的宽度大于左弹片和右弹片的宽度。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是:第二下膏槽和第三下膏槽底面长度相同,且第二下膏槽的底面宽度为第三下膏槽的2倍。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是:固定螺孔的位置分别位于第二下膏槽和第三下膏槽的中间间隔处及两端,且固定螺孔的径向长度分别为相对应的左弹片、中间隔弹片和右弹片宽度的1.5倍。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是:挡膏板的上下两端还对称分布若干安装螺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加装的弹片和固定装置,可以使涂片时松紧度适中并且很好的压严板栅,防止余膏的渗透,并可以调节左右的宽度,使得松紧度适中,提高了产品质量。由于本发明减少了铅膏的浪费,因此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新型涂片工装。
如图1、2,包括挡膏板1、弹片组2。
弹片组2是由右弹片3、中间隔弹片4和左弹片5三个弹片组成的,右弹片3、中间隔弹片4和左弹片5类似呈L型;左弹片5、中间隔弹片4和右弹片3的自由端的长度相同。
挡膏板1的另一侧开有底面为矩形,截面为弧形的第一下膏槽12,在挡膏板1在第一下膏槽12弧形凹面中心处依次横向设有第二下膏槽13和第三下膏槽14。第二下膏槽13和第三下膏槽14底面长度相同,且所述第二下膏槽13的底面宽度为第三下膏槽14的2倍。
挡膏板1底端设有缝隙11,左弹片5、中间隔弹片4、右弹片3的短端沿着挡板下端插入缝隙11中,并分别通过一个固定螺丝6固定于挡膏板1底端;左弹片5、中间隔弹片4、右弹片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依次间隔分布在挡膏板1同一侧。固定螺丝6分别通过相应固定螺孔7固定弹片组2中的各个弹片。
中间隔弹片4的宽度对应于第二下膏槽13和第三下膏槽14的中间间隔宽度,且所述中间隔弹片4的宽度大于左弹片5和右弹片4的宽度。
固定螺孔7的位置分别位于第二下膏槽13和第三下膏槽14的中间间隔处及两端,且固定螺孔7的径向长度分别为相对应的左弹片5、中间隔弹片4和右弹片3的1.5倍。
挡膏板1的上下两端还对称分布若干安装螺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首先调节右弹片3、中间隔弹片4、左弹片5的位置,并安装在挡膏板主体上,用固定螺丝6将各弹片固定,试压弹片的弹压位置并配合板栅调节好主体准确的位置,利用安装螺丝固定在在涂片机上,开动涂片机进行涂片,因为加装的弹片和固定装置比较薄且有弹性,使得松紧度适中,这样就有效的防止了铅膏的渗透,从而减少了板耳上的余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22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