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袋体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1611.1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3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武田安洋;长野理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来福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B51/16 | 分类号: | B65B51/16;B65B51/2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袋体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一次性怀炉等的袋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袋体作为容纳除湿性物质、除臭性物质、发热体等内容物的除湿剂、除臭剂、一次性怀炉等广泛使用。
例如,在一次性怀炉中,广泛使用将两个袋体构成构件在内部封入以铁粉等作为主要成分的发热体的同时利用热封手段得到袋体的方法。作为热封的方法,公开了将从原卷(原反)辊绕出的两个袋体构成构件从上侧以V型导入到一对热封辊之间的同时进行热封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
在所述一次性怀炉中,作为所述两个袋体构成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从透气性的观点考虑,广泛使用无纺布与多孔膜的层叠体。作为所述无纺布,广泛使用尼龙类、聚酯类无纺布(例如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552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874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最近,要求袋体的低成本化,本发明人尝试将所述无纺布变更为比聚酯类无纺布或尼龙类无纺布更便宜的聚丙烯类无纺布。但是,聚丙烯类无纺布耐热性不充分,在所述的热封方法中存在如下问题:在热封时无纺布熔融(无纺布薄膜化),从而产生热封部分的外观不良、无纺布断裂等问题。另一方面,为了不使无纺布熔融而降低热封辊温度时,存在密封强度(热封强度)下降从而容易破袋的问题。因此,难以使用聚丙烯类无纺布来制造热封部分的外观良好并且密封强度高的袋体。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以含有聚丙烯类纤维的无纺布作为袋体构成构件的袋体中热封部分的外观良好并且密封强度高的袋体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所述目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使用包含含有聚丙烯类纤维的无纺布和多孔膜的层叠体作为至少一个袋体构成构件并通过热封将袋体构成构件之间压接而制造袋体时,通过在压接前在特定的条件下使所述层叠体与热封辊接触而加热(预热),在热封时无纺布不易熔融,因此可以得到热封部分的外观良好、并且密封强度高的袋体,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袋体的制造方法,用于在两个热封辊间将两个袋体构成构件热封而形成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袋体构成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为包含无纺布和多孔膜的层叠体,所述无纺布含有聚丙烯类纤维,所述层叠体的热封部分与110~145℃的热封辊接触1~3秒后被压接。
另外,优选所述层叠体从热封辊的下方导入,与热封辊接触后,从热封辊的上方向下方送出时被压接。
另外,优选所述两个袋体构成构件中的一个为具有热封层的片材。
另外,优选所述袋体为一次性怀炉用袋体。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次性怀炉,其中,使用通过前述的袋体的制造方法制造的一次性怀炉用袋体。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袋体的制造方法,通过规定热封辊的温度、接触时间,在热封时聚丙烯类无纺布不熔融,因此热封部分的外观良好,并且可以提高密封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袋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袋体的制造方法中的从热封辊的下方导入两个袋体构成构件的方法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袋体的制造方法中的热封方法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袋体的制造方法中的从热封辊的上方导入两个袋体构成构件中的一个并从热封辊的下方导入一个的方法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袋体的制造方法中袋体构成构件导入时的抱角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一次性怀炉的一例(粘贴型的一次性怀炉的一例)的概略图(切割部端面图)。
图7是表示一次性怀炉的一例(非粘贴型的一次性怀炉的一例)的概略图(切割部端面图)。
图8是表示进行密封强度评价时的短边侧评价用样品的采取位置的概略图。
图9是表示进行密封强度评价时的长边侧评价用样品的采取位置的概略图。
标号说明
11 袋体构成构件(a)
12 袋体构成构件(a)或其它袋体构成构件
13 热封辊
14 热封辊
15 袋体
16 内容物的插入方向
17 旋转轴
18 驱动辊
19 袋体构成构件(a)的原卷
20 袋体构成构件(a)或其它袋体构成构件的原卷
31 热封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来福泰株式会社,未经日东来福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1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特种运输车选择性催化还原箱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