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安防膜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9772.7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6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同;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同;林云 |
主分类号: | G08B13/04 | 分类号: | G08B13/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安防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安防膜,可以应用于各类需要安防功能的玻璃及其产品上,如各类珠宝玻璃展示柜、博物馆展示窗、银行柜台的玻璃窗口、户外ATM终端显示设备上等等。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安防设备上的玻璃一般只是采用强化玻璃结构的目的来达到防盗,然而这样就需要对玻璃结构进行研究,在现有技术的前提下大幅提升玻璃结构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是本发明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子安防膜,有助于解决现有玻璃防盗技术手段单一、防盗效果提升缓慢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电子安防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玻璃上的ITO导电膜,所述导电膜上通过激光蚀刻出具有两连接端的导线工作电路,所述导线工作电路的两连接端经垂直导电胶与连接有报警电路的线排电路连接。
其中,所述ITO导电膜与玻璃之间还设置有一层亚克力膜,所述亚克力膜的厚度在50um~250um之间。
所述ITO导电膜通过真空镀膜工艺附着于玻璃上,其厚度在100~500纳米之间,方阻<=500Ω/□。
所述ITO导电膜通过真空镀膜工艺附着于亚克力膜上,其厚度在100~500纳米之间,方阻<=500Ω/□。
所述亚克力膜与玻璃之间通过丙烯酸基光学压敏胶实现粘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构造简单,实现便捷,在玻璃破坏后能有效起到报警效果,从而丰富防盗手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安防膜,其具体实施例一结构为:
如图1,图2所示,包括设于玻璃1上的ITO导电膜2,所述导电膜2上通过激光蚀刻出具有两连接端的导线工作电路3,所述导线工作电路3的两连接端经垂直导电胶4与连接有报警电路的线排5电路连接,所述ITO导电膜通过真空镀膜工艺附着于玻璃上,其厚度在100~500纳米之间,方阻<=500Ω/□。
其具体实施例二结构为:如图3,图4所示,包括设于玻璃11上的ITO导电膜12,所述ITO导电膜12与玻璃11之间还设置有一层亚克力膜13,所述导电膜12上通过激光蚀刻出具有两连接端的导线工作电路14,所述导线工作电路14的两连接端经垂直导电胶15与连接有报警电路的线排16电路连接,所述亚克力膜的厚度在50um~250um之间,所述ITO导电膜通过真空镀膜工艺附着于亚克力膜上,其厚度在100~500纳米之间,方阻<=500Ω/□,所述亚克力膜13与玻璃11之间通过丙烯酸基光学压敏胶17实现粘接。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在玻璃的一面(上面或下面)贴上一层易碎的本发明的透明电子安防膜,此电子安防膜的粘接层黏附于玻璃上,而电路层上印刷了透明导电工作电路(即导线或光纤),此时,电路层是与粘结层作为共同体粘接于玻璃上,并且电路层中的工作电路上连接有接插头,其中接插头用以连接报警设备,一旦玻璃被击碎或被割断,电路断开,产生报警信号,从而触发报警设备报警。
首先基膜作为电路导线的支撑薄膜,当与其贴合的玻璃类面板,如各类显示终端、玻璃展示柜等收到外力撞击或切割破坏时,该基膜或制作在该基膜上的电路导线应该同时遭到破坏,本专利选用亚克力薄膜,厚度50um~250um,根据贴合的玻璃面积大小而选择适宜的厚度的薄膜,亚克力薄膜具有极高的透光率和透明度,与丙烯酸基光学压敏胶复合后贴于玻璃类各种显示或展示终端,能保持原有显示的清晰度。同时亚克力薄膜具有易碎、抗撕裂差等的特点,遇到外力撞击或切割时就会破裂。
本专利采用In2O3 通常称为ITO(氧化铟)的透明电路导体材料,它是一种具有极高透明度的半导体材料,通过真空镀膜工艺在亚克力薄膜或玻璃上镀上ITO导体膜层,厚度10~50A即100~500纳米,方阻<=500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同;林云,未经吴同;林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97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