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含水粘性或非粘性湿物料热压干化脱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9686.6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6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17/04 | 分类号: | F26B17/04;F26B7/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妍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水 粘性 物料 热压 脱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物料脱水的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含水粘性或非粘性湿物料热压干化脱水方法。
背景技术
市政污泥、造纸污泥、印染污泥或选矿尾矿等物料是其生产工艺不可避免的产物,有的含有一定的有机成分,有的含有一定无机矿物成分,即其仍含有一定的生物质能量、热能或矿物资源。此类物料是经机械过滤或离心脱水获得的具有典型的粒度细、粘性大和含水率高等特点,不能自成形状,储装运特性极差,严重阻碍了后续的处理与利用,以致沦落为生产工艺的副产品,不仅严重浪费了能源资源,还形成了二次污染,普遍面临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目前,对于上述高含水粘性物料的再处理,普遍采用热力干燥脱水干化减量和提高其储装运的特性,为后续无害化和资源化奠定基础。热力干燥是自外界向物料直接或间接输入热能,将物料中水分蒸发脱除,以转筒式直接干燥和螺旋式间接干燥为例,干燥作业通常包括热源供应、密封给料、干燥主机、密封排料、引凤和除尘回收等工艺设备环节,由于干燥作业本身为耗能作业,目前已占到我国工业耗能的15%,加之工艺系统的复杂性,使上述物料的进一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之路受到技术、能耗和运行成本的严重制约。
另一方面,我国褐煤资源丰富,预测占到全国煤炭预测资源量的41.18%。褐煤原煤水分和挥发分含量高,热值低,灰熔点低(约1150℃),可磨性指数低(50~70)的特性,决定褐煤主要用于发电动力用煤,对其干燥脱水提质,可提高热值和节省运输成本。但目前,褐煤干燥提质还局限于应用转筒式干燥脱水技术,不仅耗能严重、碳排放量高,干燥过程中过粉碎现象严重,后续湿法除尘耗水量大,空气污染严重,关键是褐煤燃点低,极易引起煤尘爆炸,生产工艺上必须设置相应安全防范技术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含水湿物料的热压干化脱水方法,将传统固液分离的机械力脱水与热力干燥脱水有机结合,既能够简化生产工艺系统,又满足节能环保低碳的要求,并同时适用于粘性和非粘性的高含水湿物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含水粘性或非粘性湿物料热压干化脱水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是通过热压干化装置进行脱水。该装置包含单元热压机,加热系统,以及与该单元热压机连接的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
所述的单元热压机包含机体框架、导入仓、热压脱水仓、闪蒸仓以及过滤网带移动系统;所述的机体框架包含设置在两侧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以及设置在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网板;所述的导入仓和闪蒸仓分别设置在所述机体框架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外侧;所述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上支撑板和下支撑网板之间为密封的热压脱水仓,其内部能够被加热系统加热;所述的热压脱水仓包含设置在导入仓一侧的第一立板上的入料闸门、设置在闪蒸仓一侧的第二立板上的排料闸门、分别设置在机体框架另外两个侧面的第一热板和第二热板,以及设置在该热压脱水仓内的热压压头;所述的第一热板和第二热板内部均设有供热孔道;所述的热压压头能够做垂直运动,该热压压头的下部设有气体孔道,该气体孔道朝下的一面设有若干小孔;所述的气体孔道两端分别与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连接,从而能够向热压脱水仓内通入和导出气体;所述的过滤网带移动系统设置在导入仓、热压脱水仓以及闪蒸仓的下方。所述的加热系统包含设置在热压脱水仓处的流体热介质管道;所述的进气管道能够通入蒸汽或压缩空气;所述的出气管道包含闪蒸仓出气管道以及与热压压头的气体孔道连接的热压脱水仓出气管道。
上述的高含水粘性或非粘性湿物料热压干化脱水方法,其中,所述的热压脱水仓的仓壁与热压压头之间设有密封圈。
上述的高含水粘性或非粘性湿物料热压干化脱水方法,其中,所述的热压压头内部设有上下平行的两层孔道,上层孔道与流体热介质管道相连而构成一个回路,下层孔道即为所述的气体孔道,该下层孔道两端分别与进气管道和热压脱水仓出气管道连接。所述的上层孔道与下层孔道都优选为迷宫式的盘绕孔道。所述的流体热介质管道和上层孔道可以视需要而取消。
上述的高含水粘性或非粘性湿物料热压干化脱水方法,其中,所述的进气管道和热压脱水仓出气管道上分别设有阀门。
上述的高含水粘性或非粘性湿物料热压干化脱水方法,其中,所述的上支撑板的上方还设有驱动油缸,分别驱动所述的热压压头和入料闸门以及排料闸门做垂直运动。
上述的高含水粘性或非粘性湿物料热压干化脱水方法,其中,所述的下支撑网板的下方设有接水槽。物料排出的水分穿过过滤网带和下支撑网板,流入该接水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未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96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型布置多气缸四冲程对称工作内燃发动机
- 下一篇:磷脂药物类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