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电源混合储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7371.8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6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成;刘汉民;张改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5/00 | 分类号: | H02J15/00;H02J7/35;H02J3/3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高锡明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混合 系统 | ||
1.一种光伏电源混合储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储能系统包括超级电容器(C1)、蓄电池组(B2)、后备储能系统(B3)、三个储能电感、六个带有反并联快恢复二极管的IGBT和状态监控器,所述超级电容器(C1)与第一储能电感(L1)串接后一端接光伏电源直流母线负极,另一端分别经第一IGBT(T0)和第二IGBT(T1)接光伏电源直流母线的负极和正极,所述蓄电池组(B2)与第二储能电感(L2)串接后一端接光伏电源直流母线负极,另一端分别经第三IGBT(T2)和第四IGBT(T3)接光伏电源直流母线的负极和正极,所述后备储能系统(B3)与第三储能电感(L3)串接后一端接光伏电源直流母线负极,另一端分别经第五IGBT(T4)和第六IGBT(T5)接光伏电源直流母线的负极和正极;
所述光伏电源混合储能系统按如下方式运作:
在光伏发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状态监控器实时检测光伏电源的直流母线电压、超级电容器电压、蓄电池组电压和后备储能系统电压,并根据各电压的监测值按以下方法调整混合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
若光伏电源的直流母线电压在其额定值UN的98%~102%范围以内,则原有控制状态不变;
当光伏电源的直流母线电压低于其额定值UN的98%时,若混合储能系统当前为充电状态,则减小储能系统的充电功率;若混合储能系统当前不是充电状态,则进行发电控制,使储能系统向光伏电源的直流母线传输的功率增大;
当光伏电源的直流母线电压高于其额定值UN的102%时,若混合储能系统当前为发电状态,则减小混合储能系统的发电功率;若混合储能系统当前不是发电状态则进行充电控制,使光伏电源向储能系统的充电功率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源混合储能系统,其特征是,使混合储能系统向光伏电源的直流母线传输的功率增大的方法是:首先控制第一IGBT(T0)的通断占空比增量,使超级电容器(C1)向光伏电源的直流母线传输的功率增大;如果此时超级电容器电压低于其最高工作电压的0.2倍,则改为控制第三IGBT(T2)的通断占空比增量,使蓄电池组(B2)向光伏电源的直流母线传输的功率增大;如果此时蓄电池组电压小于其额定电值的0.8倍,则改为控制第五IGBT(T4)的通断占空比增量,使备用储能系统向光伏电源的直流母线传输的功率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光伏电源混合储能系统,其特征是,使光伏电源向混合储能系统的充电功率增大的方法是:首先控制第二IGBT(T1)的通断占空比增量,使光伏电源向超级电容器(C1)的充电功率增大;如果此时超级电容器电压达到其最高工作电压,则改为控制第四IGBT(T3)的通断占空比增量,使光伏电源向蓄电池组(B2)的充电功率增大;如果此时蓄电池组电压大于其额定电压的1.3倍,则改为控制第六IGBT(T5)的通断占空比增量,使光伏电源向备用储能系统的充电功率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电源混合储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后备储能系统(B3)为电解制氢—发电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电源混合储能系统,其特征是,增大混合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时,各IGBT通断占空比增量 的计算方法为:,其中,为光伏电源直流母线电压,K1、K2为与直流母线额定电压、当前运行储能单元的电压和控制电路的载波频率相关的正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伏电源混合储能系统,其特征是,构成中还包括稳压电解电容(CP),所述稳压电解电容(CP)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接光伏电源直流母线的正极和负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伏电源混合储能系统,其特征是,在储能系统与光伏电源直流母线之间设置有投切开关(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737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