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面涂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7359.7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4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暄;罗青宏;崔艳艳;黄鸿宏;张永涛;黄剑斌;王兆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深展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83 | 分类号: | C08G18/83;C08G18/66;C08G18/34;C08G18/32;C08G18/12;C09D17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光固化 水性 聚氨酯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面涂树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数的材料组成:
二异氰酸酯 30~42;
聚酯(醚)二元醇 30~44;
(甲基)丙烯酸羟基酯 7~11;
环氧树脂 8~10;
1,4-丁二醇 2~4;
2,2-二羟甲基丙酸 8~10;
三乙胺 6~8;
无水乙醇 6~8;
去离子水 6~8;
阻聚剂 0.01~0.05 。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面涂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异氰酸酯采用下列一种或几种: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面涂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醚)二元醇采用下列一种或几种:聚酯(醚)二元醇-600、聚酯(醚)二元醇-800、聚酯(醚)二元醇-100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面涂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羟基酯采用下列一种或几种: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面涂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采用E-51 。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面涂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4-丁二醇进行严格除水;所述的2,2-二羟甲基丙酸进行严格除水。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面涂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乙胺纯度不小于99%;所述的无水乙醇纯度不小于99.5%。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面涂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聚剂采用下列一种或几种:叔丁基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对甲氧基苯二酚和2,2,6,6-四甲基哌啶-1-氮氧自由基。
9.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面涂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
(1)聚氨酯预聚体的合成:在水浴超级恒温器上装上四口烧瓶、机械搅拌器、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管;然后在四口反应瓶中加入 鼓过氮气的二异氰酸酯,缓慢升温至70~90℃,一边搅拌一边滴加鼓过氮气的聚酯(醚)二元醇和丙酮溶解的环氧树脂,反应过程始终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反应2~3 h后降温,得到聚氨酯预聚体I;
在30~50℃之间,往聚氨酯预聚体I中滴加1,4-丁二醇和直接加入2,2-二羟甲基丙酸,两种原料加完后,在65~85℃下反应2~3 h,并加入适当的丙酮以控制反应体系的粘度,降温后得到含羧基的聚氨酯预聚体II;
聚氨酯丙烯酸酯齐聚物的合成:在搅拌下往预聚体II中滴加溶有阻聚剂的(甲基)丙烯酸羟基酯,温度控制在30~50℃,在1 h内滴加完;滴加完后升温至60~65℃,反应2~3 h后加入无水乙醇封端,然后用丁二胺法测定异氰酸酯基含量,当不再含有异氰酸酯基时降温,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齐聚物;
在40~50℃条件下搅拌,往齐聚物中加入三乙胺进行成盐反应,同时往齐聚物中滴加去离子水进行乳化;在剧烈搅拌下搅拌20~30 min 使齐聚物乳化,得到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面涂树脂。
10.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面涂树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活性稀释剂、去离子水和乙醇调节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面涂树脂的粘度,并加入光引发剂配制成真空镀膜面漆;将所配制的面漆均匀涂覆在镀有铝膜的PET薄膜上,通过辐射剂量大小为60~80mW/cm的紫外光照射15~30s,即形成铝膜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深展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深展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73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聚乙烯密度调节剂
- 下一篇:细菌素lacticin Q的分泌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