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抽真空式钟罩式光亮退火炉保护气回收循环利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6999.6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俞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品源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773 | 分类号: | C21D1/773;C21D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式钟罩式 光亮 退火炉 保护 回收 循环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抽真空式钟罩式光亮退火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真空式钟罩式光亮退火炉保护气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对原阀门及管道系统进行最优化及最经济的改造使之满足回收装置需要。
背景技术
目前,抽真空式钟罩式光亮退火炉用保护气主要为纯氢气或富氢气,并且尾气基本上直接燃烧掉或对大气排空,还有一部分厂家回收也仅仅是将一部分气当做燃烧气进行燃烧回收热量。这样不仅浪费了能量,并且很不安全。
抽真空式钟罩式光亮退火炉,一般通入的保护气为氢气或者75%氢与25%氮气混合气(以下简称保护气)。要求退火的产品从进入罩式炉到成品出炉一般要24一72小时,除了刚开始装炉及退火结束出炉抽真空或者置换气体通氮气外,其他时间都通保护气,保护气的气量一般为12一20Nm3/h,这部分保护气实际在运行过程中实际损耗气只有5%左右,其余保护气直接燃烧掉或对大气排空。
此外,现有的保护气体回收系统由于其管路的连接方式不能够将保护气根据需要的进行汇总,并且保护气体不是所有保护气都能进行回收,需要根据保护气氢含量及其他因素决定回收,因此设计开发一种新型回收利用循环系统对保护气体进行有效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抽真空式钟罩式光亮退火炉保护气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实现将保护气进行回收处理净化并且再作为保护气进入退火炉循环利用,并且在回收装置进行维修或者维护时退火炉还可以按照原退火工艺正常进行生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抽真空式钟罩式光亮退火炉保护气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它包括多个钟罩式炉体,所述的钟罩式炉体上设置有出气管路,所述的出气管路上设置有回气阀,所述的出气管路连通于保护气回收装置,所述的保护气回收装置的出气口与钟罩式炉群的保护气进气管路相连通,所述的回气管路与钟罩式炉体相连通,所述的钟罩式炉体上设置排气管路,所述的排气管路与真空泵连通,泵体与放空管路连通。
更进一步的,炉区总进气阀V6后总进气管现在作为回收气总进气管,降低了现场管道改造工作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真空式钟罩式光亮退火炉保护气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实现将抽真空式钟罩式光亮退火炉群的保护气进行回收处理净化,并且再作为保护气进入退火炉循环利用。从而,避免了保护气直接燃烧掉或对大气排空,大大节省了能源,适应节能减排发展方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显著,堪称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好技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抽真空式钟罩式光亮退火炉保护气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它包括钟罩式炉台E-01、E-02,所述的钟罩式炉台E-01、E-02上分别设置有出气管路1、2,所述的出气管路1分成三条支路气路,所述的三条支路气路上分别设置有抽真空阀V-11、放空阀V-14、回气阀V-15,所述的出气管路2分成三条支路气路,所述的三条支路气路上分别设置有抽真空阀V-21、放空阀V-24、回气阀V-25。钟罩式炉体E-01中的保护气体可以通过所述的抽真空阀V-11、放空阀V-14和放空阀V-24所在的支路气路排出本系统外。保护气体通过所述的回气阀V-15和回气阀V-25回气阀所在的支路气路通入与保护气回收装置M相连通的进气管路3中。保护气回收装置M的排气口与罩式炉保护气进气管路4相连通,所述的罩式炉保护气进气管路4设置有两条支气管路,所述的罩式炉保护气进气管路4的两条支气管路分别与钟罩式炉体E-01、E-02相连通,所述的回气管路4的两条支气管路上分别设置有进气通氢阀V-12和通氢阀V-22,所述的钟罩式炉体E-01、E-02上设置排气管路5,所述的排气管路5与真空泵D-1联通,真空泵D-1与放空管连通。
生产时,进行如下操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品源气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品源气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6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部氟丁烯和内部氟戊烯的催化合成
- 下一篇:悬置工作平台升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