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5855.9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5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铉动三维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F16K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特别是一种用于气液介质管道具有补充稳压功能的管道。
背景技术
通常各种压力管道都是具有单一的动力源,这种结构的管道在动力源发生故障后,管道系统即就瘫痪,无法维持系统工作,有时甚至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用于气液介质管道具有补充稳压功能的管道。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道,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上依次设置有次管道和辅助管道;所述次管道与主管道之间的接触部设置有活塞,并可用其阻隔次管道与主管道之间的流通;所述活塞上设置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主管道的内侧壁上;所述次管道与辅助管道之间设置有溢流通道,以连通次管道和辅助管道;所述辅助管道内包含有可上下移动的溢流活塞和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溢流活塞的下侧;所述溢流活塞的底部设有通孔,并可用其与溢流通道对接以连通次管道和辅助管道。
优选的,所述活塞包括阻隔部和顶杆部;所述阻隔部可在次管道与主管道之间来回移动,当其位于次管道内时就可阻隔次管道与主管道之间的流通;所述顶杆部设置在主管道内,以限制活塞的上移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活塞顶杆部的外侧。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方案所述的管道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在把主管道作为正常工作通道使用的同时把次管道补充作为事故通路使用,其均满足工作压力值;其中主管道内的压力值大于次管道内的压力值,使得在主管道内的通路正常工作时可以推动溢流活塞,使其与溢流通道对接,从而使得次管道内的通路不参加工作;当主管道内的通路发生异常时,溢流活塞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上移,从而使得其不能与溢流通道对接,这时次管道内的通路就会打开活塞并参与工作。本发明所述的管道在主管道内的通路发生压力波动或者失效后,次管道内的通路可以起到补充稳压或者维持继续工作的作用,保障了系统动力源的供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管道;2、次管道;3、辅助管道;4、活塞;5、第一弹簧;6、溢流通道;7、溢流活塞;8、第二弹簧;9、通孔;10、阻隔部;11、顶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管道,包括主管道1,所述主管道1上依次设置有次管道2和辅助管道3;所述次管道2与主管道1之间的接触部设置有活塞4,并可用其阻隔次管道2与主管道1之间的流通;所述活塞4上设置有第一弹簧5,且所述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主管道1的内侧壁上;所述次管道2与辅助管道3之间设置有溢流通道6,以连通次管道2和辅助管道3;所述辅助管道3内包含有可上下移动的溢流活塞7和第二弹簧8,且所述第二弹簧8设置在溢流活塞7的下侧;所述溢流活塞7的底部设有通孔9,并可用其与溢流通道6对接以连通次管道2和辅助管道3。
其中所述活塞4包括阻隔部10和顶杆部11;所述阻隔部10可在次管道2与主管道1之间来回移动,当其位于次管道2内时就可阻隔次管道2与主管道1之间的流通;所述顶杆部11设置在主管道1内,以限制活塞4的上移距离;所述第一弹簧5设置在活塞4顶杆部11的外侧。
本发明所述的管道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在把主管道1作为正常工作通道使用的同时把次管道2补充作为事故通路使用,其均满足工作压力值;其中主管道1内的压力值大于次管道2内的压力值,使得在主管道1内的通路正常工作时可以推动溢流活塞7,使其与溢流通道6对接,从而使得次管道2内的通路不参加工作;当主管道1内的通路发生异常时,溢流活塞7在第二弹簧8的作用下上移,从而使得其不能与溢流通道6对接,这时次管道2内的通路就会打开活塞4并参与工作。本发明所述的管道在主管道1内的通路发生压力波动或者失效后,次管道2内的通路可以起到补充稳压或者维持继续工作的作用,保障了系统动力源的供应。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铉动三维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铉动三维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58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控制冰下气压式增氧机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