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体静强度试验的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5629.0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4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周艳平;李永康;叶彪;杨奇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8;G01M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体 强度 试验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进行车体静强度试验时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在出厂前需要进行一系列指标的检测,其中一项重要的指标为车体静强度。
车体静强度是指在车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对其进行垂向和纵向加载得出的强度指标。在进行车体静强度试验时,由于车体与转向架相脱离,需要对车体进行支撑。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支撑墩对车体的枕梁进行支撑。
但是,由于不同类型机车的车钩中心高和枕梁下平面的高度距离存在差异,而车体静强度试验台的中心高通常为固定值;在进行不同类型的车体静强度试验时,就需要设计不同高度的支撑墩,以调节车体的高度,使得车钩中心线能够与车体静强度试验台的加载中心线重合,避免纵向加载时出现偏载而影响测量精度。
可见,现有技术中不存在普遍使用的支撑装置,支撑墩的通用性较差;在进行不同类型的车体静强度试验时,需要设置不同的支撑墩,不仅增加了试验的复杂程度,还增加了工装的数量,不利于试验的操作。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车体静强度试验的支撑装置,以便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车体静强度试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体静强度试验的支撑装置,能够根据不同类型车体的枕梁高度调节支撑高度,其通用性较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静强度试验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体和调节部件,所述支撑体具有用于支撑车体的枕梁的支撑位,所述调节部件包括支撑在所述支撑体的底部的丝杆和驱动所述丝杆轴向移动的驱动件。
本发明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体和调节部件,调节部件的驱动件能够驱动丝杆轴向移动,丝杆与支撑体相连,则丝杆的轴向移动能够改变支撑体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枕梁的支撑需求;当进行不同类型车辆的车体静强度试验时,由于不同类型的车体的枕梁高度不一致,此时可以通过调节部件对支撑体的高度进行调节,以实现不同高度枕梁的支撑,进而完成车体的静强度试验。
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结构较为简单,通过丝杆的升降实现支撑体高度的调整,有效地扩展了使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车体静强度试验。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相互配合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杆与动力源相连,所述蜗轮套装在所述丝杆的外部并与其螺接,所述丝杆具有周向定位件。
本发明可以采用蜗轮蜗杆对丝杆进行驱动,当蜗轮转动带动丝杆到达所需高度时,蜗轮蜗杆可以在该位置自锁,以便丝杆准确定位,从而对支撑体进行有效的支撑。
优选地,所述调节部件还包括支架,所述蜗轮和蜗杆均套固在所述支架内,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周向定位件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支架与所述支撑体相连。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进一步包括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支撑在所述支架的内面与所述蜗轮的底面之间。
推力轴承可以有效地承担蜗轮的重力以及作用于蜗轮的垂向载荷,避免对支架造成损伤。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还包括对所述蜗轮进行径向定位的蜗轮定位件,避免蜗轮产生径向位移,从而防止丝杆的径向晃动,以保证丝杆对支撑体进行有效支撑。
优选地,所述蜗轮定位件为套装在所述蜗轮两端的定位轴承。
优选地,所述支撑体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中内置有负荷传感器,所述凹陷部的两端设有调节螺母,当进行称重时,所述支撑位设于所述负荷传感器的顶部;当不进行称重时,所述凹陷部两端的调节螺母上升以构成所述支撑位。
本发明的支撑体还可以通过调节螺母与负荷传感器相互配合,当需要进行称重时,通过负荷传感器对车体进行支撑,以获取车体的重量;当不需要进行称重时,向上旋拧调节螺母,使其上升,两端的调节螺母的顶部高于负荷传感器的顶部,从而构成支撑位对车体进行支撑,则负荷传感器被释放。
由于车体静强度试验的周期较长,负荷传感器长时间承载(尤其是冲击载荷)会造成损坏,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在不需要进行称重时将负荷传感器及时释放,从而对其进行保护;同时,当负荷传感器长时间承载时还会产生零点漂移,零点漂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测量精度,故上述结构还可以避免负荷传感器因长期使用引起的检测精度下降。
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母的表面具有耐磨涂层,以减小摩擦阻力,便于螺母的旋转上升或者下降。
优选地,所述负荷传感器的顶部设有偏载球头,所述偏载球头的顶面构成所述支撑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56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