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板或钢轨检测轮外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5449.2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2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施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虞市华宇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31236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钢轨 检测 轮外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轮外膜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钢板或钢轨检测轮外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板、钢轨检测轮外膜一般通过浇注的方法制得。且我国的检测轮外膜一直依靠进口。现有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缺点:1、工艺复杂、能耗多,且成本高。2、生产周期长、产量低、透析度差(材料为聚醚脂)。3、检测结果直观效果差。4、生产时间:每个产品的生产时间为40—50分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钢板或钢轨检测轮外膜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产品透析度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钢板或钢轨检测轮外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聚氨酯材料在160-200℃、80-100公斤的条件下注塑,脱模即得检测轮外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注塑分为3个温度区间:第一区间的温度为185-200℃,第二区间的温度为170-180℃,第三区间的温度为160-17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注塑注射时的压力分为三个区间:第一区间的压力为90-100公斤,放入储料后的压力为80-90公斤;第二区间的压力为80-90公斤,放入储料后的压力为90-100公斤;第三区间放入储料后的压力为80-90公斤。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注塑的总时间为70-80s。生产产品的时间短、速度快,节省成本。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单个产品的生产时间短、速度快,降耗节能,成本降低,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本发明制得的钢板或钢轨检测轮外膜的透析度好,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钢板或钢轨检测轮外膜的制备方法,具体的操作工艺如下:
以聚氨酯为原材料放入生产设备中进行注塑:一区185摄氏度,二区175摄氏度,三区165摄氏度;产品的成型经过三个注射环节的工艺:一级注射时的压力为100公斤、速度40m/s,时间9.0秒,放入储料后的压力为85公斤、速度55m/s,注射长度为30mm;二级注射时的压力为85公斤、速度45m/s,时间16秒,放入储料后的压力为95公斤、速度65m/s,注射长度为120mm;三级注射时储料的压力为80公斤、速度45m/s,注射长度为123mm;之后进行保压环节的工艺:压力值为90公斤、速度50m/s,时间4.0秒。脱模即得产品。一个产品从生产开始到成型总需花费时间只要70—80秒,在填补了国内工艺生产空白的同时甚至远远超过了国外生产的同类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实施例2
一种钢板或钢轨检测轮外膜的制备方法,具体的操作工艺如下:
以聚氨酯为原材料放入生产设备中进行注塑:一区200摄氏度,二区170摄氏度,三区160摄氏度;产品的成型经过三个注射环节的工艺:一级注射时的压力为90公斤、速度40m/s,时间10.0秒,放入储料后的压力为80公斤、速度55m/s,注射长度为35mm;二级注射时的压力为90公斤、速度45m/s,时间15秒,放入储料后的压力为90公斤、速度65m/s,注射长度为140mm;三级注射时储料的压力为90公斤、速度45m/s,注射长度为123mm;之后进行保压环节的工艺:压力值为90公斤、速度50m/s,时间4.0秒。脱模即得产品。一个产品从生产开始到成型总需花费时间只要70—80秒,在填补了国内工艺生产空白的同时甚至远远超过了国外生产的同类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实施例3
一种钢板或钢轨检测轮外膜的制备方法,具体的操作工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虞市华宇塑胶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上虞市华宇塑胶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54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