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的发送、转发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5145.6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5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许辉;吴传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4 | 分类号: | H04W4/14;H04W1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 发送 转发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的发送、转发方法及装置,其中,上述发送方法应用于M2M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发送端设备通过通信网络向目标设备发送待发送信息,其中,所述待发送信息中携带有以下之一指定标识:第一标识,用于在所述通信网络之外标识所述目标设备;第二标识,用于在所述通信网络中标识所述目标设备;所述发送端设备通过所述通信网络获取与所述指定标识对应的可识别标识;所述发送端设备通过所述通信网络按照所述可识别标识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发送信息。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手段,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尚无有效地能够兼容多种标准体系的物体标识方案等技术问题,从而能够在M2M通信系统中区分不同的M2M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息的发送、转发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简称为M2M)通信技术指机器之间建立连接的所有技术和手段。对M2M通信应用场景研究表明在移动网络上提供M2M通信具有潜在的市场前景。但M2M业务对系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为了增强移动网络在这方面的竞争力,有必要对现有的移动网络进行优化,来更有效的支持M2M通信。
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主要针对人与人的通信进行设计,而对机器与机器,人与机器的通信则优化不足。此外,运营商如何能够以低成本提供M2M通信服务,也是M2M通信部署成功的关键。
基于以上情况,有必要研究移动网络支持M2M通信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要最大限度重用现有网络,降低大量M2M通信对网络造成的影响以及运营维护的复杂度。
目前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资费不断下降,运营商利润空间不断减小,以人为基础的通信市场正在趋于饱和,M2M对运营商来说是全新的发展机遇。
一个由多家标准组织组成的联盟日前成立了一个新的全球组织oneM2M,以确保机器到机器(M2M)通信系统的有效部署。M2M是物联网的支撑技术,可以让未来的智能城市成为现实。它允许各种电子设备通过可连接无线感应器和移动互联网的SIM卡相互通信,用于管理、监控和服务提供。全球M2M的连接数量正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庞大的连接数量预计可以分布于几乎所有主要的市场中:从医疗、运输、能源到农业等等。由oneM2M制定的标准规范提供了通用M2M服务层,该层可嵌入各类硬件和软件中,并可连接现场的无数设备。该组织将为M2M制定全球端到端规范,目的在于降低成本、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创建规模经济、简化应用开发,以及避免标准重叠等。这一联盟由七家标准组织所构成,这些组织都在研究制定技术规范和报告,以确保M2M设备可以成功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通信。oneM2M的系统架构目前还在讨论中,其概念示意图如图1所示。oneM2M的上层协议架构如图2所示。
物联网要真正实现全球的互联互通,标准化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要将各种物体连接到网络中,并实现物与物、物与系统、物与人之间的通信以及基于此的各种应用,首先必须对物联网涉及的各种实体进行高效、唯一的标识。标识是一种自动识别各种物联网物理和逻辑实体的方法,识别之后才可以实现对物体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对物体的管理和控制、对相关数据的正确路由和定位,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各种各样的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主要采用赋予性标识。赋予性标识是为了识别方便而人为分配的标识,如物品编码、手机号、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为IP)地址等,通常由数字、字母等符号按照一定编码规则组合而成,相对基于自然属性的本质性标识,赋予性标识形式简单易于保存、读取和处理,是现阶段物联网中标识的主要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51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