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紫外激发的LED用铝硅酸钙蓝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5121.0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朱达川;陆建平;陆俊娟;丁家伟;耿德英;孙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富新电子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80 | 分类号: | C09K11/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激发 led 硅酸 蓝色 荧光粉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紫外激发的LED用铝硅酸钙蓝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电力紧张以及环境污染严重,开发和使用节能环保的绿色照明产品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共识。LED以其节能、环保、响应速度快、防水、防震等特点,被世界各国认定为最具发展前景的高科技产业之一,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光源。
目前,市场上蓝光激发型白光LED最常用的是将GaN芯片和黄色荧光粉YAG:Ce3+封装在一起,但发光颜色由于缺少红光部分,稳定性差、光衰严重、显色指数低。近些年来,随着LED芯片技术的不断进步,采用紫外-近紫外LED芯片激发三基色荧光粉产生的白光,颜色稳定,显色性好(Ra>90),被认为是新一代白光LED照明的发展方向。
商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目前仍以高温固相法为主,如:CN101126024A、CN101525536A、CN101497791A,虽然该法制备荧光粉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合成温度高、煅烧时间长、物相杂易造成晶粒粗大、发光效率低,从而引起荧光粉的使用性能和发光性能大幅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近紫外激发的LED用铝硅酸钙蓝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此种方法通过设计合适的荧光粉基质组份,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制备基质前驱物的同时完成稀土离子的掺杂,然后前驱物在还原性气氛中经一次煅烧完成分解与稀土离子的还原,与传统高温固相法相比较,煅烧温度低、时间短,节省能源,且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出的近紫外激发的白光LED用铝硅酸钙蓝荧光粉的化学结构式为:Ca1-xAl2Si2O8:xEu2+,0<x≤0.12。
本发明提出的近紫外激发的LED用铝硅酸钙蓝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化学通式Ca1-xAl2Si2O8:xEu2+分别称取所需钙盐、铝盐、硅酸和硝酸铕;再分别称取以上药品总质量的0.1wt%~1.5wt%的表面活性剂和助熔剂;
(2)称取沉淀剂,以充分沉淀出钙、铝、铕离子为限,其量为理论反应量的1.2-1.5倍,配置成溶液;
(3)将钙盐、铝盐、硝酸盐、表面活性剂配成溶液,混合均匀,缓慢滴入沉淀剂溶液,同时不断搅拌,至沉淀反应充分进行;
(4)将沉淀物洗涤、抽滤,烘干,得到前驱体。
(5)将前驱体、助熔剂、硅酸混合均匀,在1150-1400℃于还原性气氛下煅烧2-4小时,获得目标产物。
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钙盐为分析纯的Ca(NO3)2·4H2O或CaCl2·6H2O;所述铝盐为分析纯的Al(NO3)3·9H2O或AlCl3;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聚乙二醇;所述助熔剂为H3BO3、MgF2中的一种。
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配体为分析纯的NH4HCO3、(NH4)2CO3中的一种。
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洗涤液为蒸馏水或乙醇。
本发明中,步骤(5)中所述还原性气氛由活性碳粉燃烧法提供,或使用氮/氢混合气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出的荧光粉激发光谱宽,能够被250~380nm波长范围内有效激发,适合用作紫外-近紫外白光LED用蓝色荧光粉。
2、本发明制备的荧光粉结晶性好,发光强度高,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3、本发明制备出的荧光粉采用一次煅烧工艺,在前驱物热分解的同时完成掺杂,与传统高温固相法相比较,煅烧温度低、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近紫外激发的白光LED用铝硅酸钙蓝色荧光粉的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富新电子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富新电子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5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