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3,5-二羟基-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的合成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5031.1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3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滨;秦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59/52 | 分类号: | C07C59/52;C07C51/367;C07C65/21;C07C51/09;C07C43/23;C07C41/26;C07C47/575;C07C45/29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112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羟基 丙基 苯基 丙烯酸 合成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用化合物的生产工艺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3-(3,5-二羟基-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的合成工艺。
发明背景
3-(3,5-二羟基-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属于多酚丙烯酸衍生物。中国专利CN101648865A中实验证明3-(3,5-二羟基-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菌都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除此之外,3-(3,5-二羟基-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还有抑制炎症的活性,具有免疫调节的活性。以3-(3,5-二羟基-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为活性成份制作成外用膏剂,可以用于治疗牛皮癣和湿疹等自身免疫性皮肤病;3-(3,5-二羟基-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是一个非激素类小分子天然化合物,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制得,因此,它显示出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CN101648865A中提供的3-(3,5-二羟基-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的合成工艺路线如下:
上述3-(3,5-二羟基-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的合成反应条件如下:
a)溶剂:丙酮;试剂:硫酸二甲酯,碳酸钾;反应条件:加热回流24小时。
b)溶剂:硝基甲烷;试剂:三氯化铝,二溴丙烷;反应条件:60°C,24小时。
c)溶剂:无水乙醚;试剂:四氢铝锂;反应条件:0°C,2小时。
d)溶剂:二氯甲烷;试剂:吡啶铬酐盐酸盐;反应条件:常温,2小时。
e)溶剂:吡啶;试剂:丙二酸,哌啶;反应条件:70°C,7小时。
f)溶剂:二氯甲烷;试剂:三溴化硼;反应条件:0°C,24小时。
这一合成工艺路线,虽然可以最终得到3-(3,5-二羟基-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但是总产率较低,部分反应步骤中试剂价格昂贵,合成反应操作繁琐,后处理麻烦,且存在较大的环境污染,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同时合成中因工艺条件导致产生的某些副产物杂质很难除去,难以达到原料药的质量标准。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3-(3,5-二羟基-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的合成工艺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3-(3,5-二羟基-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的合成工艺,对现有工艺进行了部分改进,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率,减小环境污染,使合成工艺能达到工业化生产的条件,同时降低副产物的产生,提高纯度,满足原料药的GMP标准生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3-(3,5-二羟基-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的合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使原料3,5-二羟基苯甲酸与硫酸二甲酯发生甲基化反应生成3,5-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
b)在硫酸水溶液存在下,使3,5-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与异丙醇在0-100℃发生反应,经后处理得到3,5-二甲氧基-4-异丙基苯甲酸;
c)将3,5-二甲氧基-4-异丙基苯甲酸与还原剂二硼烷在醚类溶剂中在0-100℃进行还原反应,经后处理得到3,5-二甲氧基-4-异丙基苯甲醇;
d)使3,5-二甲氧基-4-异丙基苯甲醇与二甲亚砜(DMSO)及乙酸酐在0-50℃发生Pfitzner-moffatt氧化反应(普菲茨纳-莫法特氧化反应),经后处理得到3,5-二甲氧基-4-异丙基苯甲醛;
e)使3,5-二甲氧基-4-异丙基苯甲醛与丙二酸经吡啶、哌啶催化加热,发生Knoevenagel(克脑文盖尔)缩合反应生成3-(3,5-二甲氧基-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
f)使3-(3,5-二甲氧基-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与三溴化硼反应得到3-(3,5-二羟基-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
所述步骤b)中,硫酸水溶液为80%(v/v)硫酸水溶液,反应温度为40-80°C,反应时间为4-10小时。
所述步骤b)中,所述80%(v/v)硫酸水溶液的量为每千克3,5-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加入2.5~3升80%(v/v)硫酸水溶液;所述3,5-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与异丙醇的摩尔比为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50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尘机器人的贴边行走算法
- 下一篇:一种仿人机器人步态规划及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