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规划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4544.0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5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林忠;吴剑平;张晓斌;周毅;郑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1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31000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规划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每个小区的无线利用率和话务量;
在目标小区的无线利用率大于所述无线利用率门限,且所述目标小区的话务量大于所述话务量门限时,如果目标小区所在基站的载频数未达到载频上限,则增加所述目标小区所在基站的载波;
在目标小区的无线利用率大于无线利用率门限,且所述目标小区的话务量大于话务量门限时,如果目标小区所在基站的载频数达到载频上限,则添加新基站;
其中,增加所述目标小区所在基站的载波的步骤包括:
若目标小区的平均载干比C/I小于第一阈值,则增加所述目标小区所在基站的载波;
若目标小区的平均载干比C/I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目标小区所在基站存在其它网络制式的小区,则选择一个其它网络制式的小区作为新的目标小区,并对新的目标小区重新进行规划;
若目标小区的平均载干比C/I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目标小区所在基站不存在其它网络制式的小区,则添加新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新基站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目标小区所在基站与相邻基站的站间距小于间距门限,则在街道或者室内添加室内基站;
若所述目标小区所在基站与相邻基站的站间距大于间距门限,则在所述目标小区所在基站中,选出一个话务量最大的小区,并在所述话务量最大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内添加宏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话务量最大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内添加宏站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话务量最大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内选出若干点作为宏站选址的初始方案;
在所述初始方案中选取一个方案作为目标方案;
模拟按照所述目标方案规划的网络分布,得到宏站的吸收话务量;
若所述宏站的吸收话务量大于第二阈值,则将所述目标方案作为候选方案进行保存,并在未被选取的初始方案中选取一个方案作为新的目标方案进行模拟;
若所述宏站的吸收话务量小于第二阈值,则放弃所述目标方案,并在未被选取的初始方案中选取一个方案作为新的目标方案进行模拟;
在所有初始方案模拟完成后,从候选方案中确定一个最优方案,并按照所述最优方案添加宏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话务量最大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内选出若干点作为宏站选址的初始方案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话务量最大的小区的主瓣+/-60°范围内,且距离所在基站1/2站间距处,选取若干点作为宏站选址的初始方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话务量=基站主覆盖面积×基站话务密度;所述基站话务密度=话务量/基站主覆盖面积×基站主覆盖范围内的地貌权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添加新基站后,根据网络结构指数调节所述目标小区所在基站的载频数。
7.一种网络规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小区的无线利用率和话务量;
载波添加模块,用于在目标小区的无线利用率大于所述无线利用率门限,且所述目标小区的话务量大于所述话务量门限时,如果目标小区所在基站的载频数未达到载频上限,则增加所述目标小区所在基站的载波;
基站添加模块,用于若目标小区的无线利用率大于无线利用率门限,且所述目标小区的话务量大于话务量门限,且其所在基站的载频数达到载频上限,则添加新基站;
其中,所述载波添加模块包括:
第一添加子模块,用于若目标小区的平均载干比C/I小于第一阈值,则增加所述目标小区所在基站的载波;
重规划子模块,用于若目标小区的平均载干比C/I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目标小区所在基站存在其它网络制式的小区,则选择一个其它网络制式小区作为新的目标小区,并对新的目标小区重新进行规划;
选择子模块,若目标小区的平均载干比C/I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目标小区所在基站不存在其它网络制式的小区,则选择所述基站添加模块添加新基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45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