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复合构件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3637.1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4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涛;张齐生;苏靖文;李淑恒;吴繁;张凌飞;杨平;黄东升;张大中;郑晓燕;陈国;苏仕文;郭永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D1/10 | 分类号: | B27D1/10;B27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材 重组 秸秆 复合 构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尤其涉及一种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复合构件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盛产竹子,且拥有量和品质均居世界首位,竹子可再生、可降解,一般3-5年即可成材,竹材的抗拉强度约为木材的2倍,抗压强度约为木材的1.5倍,竹材的比强度高于普通木材、结构用钢材、铝合金、混凝土等,竹材具有较好的弹性和韧性,变形能力强,以竹材和秸秆复合材料代替混凝土、钢材或粘土砖等建造房屋,符合“十二五”规划部署的重大任务——“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要求,也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节能降耗、开发利用农林生物质资源的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产生7亿吨农作物秸秆,若每年有10%的秸秆用来制作板材,则可减少砍伐7000万立方米木材,相当于5年再造一个大兴安岭,随着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的加快,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国家的快速推进,对天然林和人工育林的保护政策将愈加严厉,木材的供给量和人造板对其需求量之间的矛盾将愈加突出,以木材为原料的人造板的发展空间将大大压缩,而秸秆板的推出,为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提供了方向。
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受压或受弯构件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我国木质构件行业的高速发展,木材原料的供应不足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木质构件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寻求木材的替代材料成为我国木质构件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应用具有质优价廉,环保、低污染,可循环利用等特性的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受压或受弯构件来代替木材原料必然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复合构件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竹材重组材的材料紧缺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复合构件的制备方法,所述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复合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竹材重组板材;
气干、分离、破碎、干燥、分选制备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复合厚板材;
施胶、铺装、预压、热压、冷却、裁边、砂光、制成半成品;
切割半成品,粘上竹材重组材板。
进一步、所述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复合构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制备竹材重组板材、通过气干、分离、破碎、干燥、分选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复合厚板材;
第二步、通过施胶、铺装、预压、热压、冷却、裁边、砂光、支撑半成品按要求切割成相应尺寸的受压和受弯构件;
第三步、在两个切割面粘上竹材重组材板,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复合梁和柱成品,然后将材集成材板切割成相应尺寸粘到秸秆受压和受弯构件四个面,形成复合构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复合构件,所述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复合构件包括:竹材重组板材、秸秆;
所述竹材重组板材由竹条胶合层构成;所述竹条胶合层设置在所述秸秆的周边。
进一步,所述竹条胶合层粘接在所述秸秆的周边。
进一步,所述秸秆周边各面包围的竹条胶合层的层数为一层、二层、三层或三层以上。
本发明提供的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复合构件的制备方法,通过利用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受压或受弯构件可以制成各类结构体系中的抗弯或抗压构件,尤其是应用到抗震型竹材重组材及秸秆房屋及包装箱结构体系中,对缓解我国木材、耕地、煤炭等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和推广竹材重组材受压或受弯构件,既可保护我国极其匮乏的森林资源,又可避免焚烧秸秆造成环境污染,同时给农民增加额外收入,因而是一条利国利民、利农利商的光明途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复合构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层竹条胶合层的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复合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二层竹条胶合层的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复合构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层竹条胶合层的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复合构件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下左右竹片厚度不同的竹材重组材及秸秆复合构件示意图。
图中:1、竹材重组板材;2、秸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36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刮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固定电动工具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