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生六轮腿行走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3219.2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2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周平章;洪哲浩;宋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28 | 分类号: | B62D57/02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齐安全;胡景阳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六轮腿 行走 机构 | ||
1.一种仿生六轮腿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生六轮腿行走机构包括前车架(2)、前传动部分、转向总成(7)、后车架(11)、后传动部分、中部自由度装置和轮腿;
所述的轮腿包括前左轮腿(5)、中左轮腿(9)、后左轮腿(10)、后右轮腿(13)、中右轮腿(15)与前右轮腿(19);
前传动部分安装在前车架(2)上,后传动部分安装在后车架(11)上;中部自由度装置固定于后车架(11)底板前端的中部,前车架(2)的后端插入后车架(11)前端开口的中间处,采用中部自由度装置中的中部自由度连接杆(18)将两者转动连接;前左轮腿(5)与前右轮腿(19)依次安装在前传动部分中的前轴(1)的左端与右端,中左轮腿(9)与中右轮腿(15)依次安装在后传动部分中的中间轴(17)的左端与右端,后左轮腿(10)与后右轮腿(13)依次安装在后传动部分中的后轴(12)的左端与右端;转向总成(7)的一端即舵机(6)安装在前车架(2)的舵机支撑板(3)上,转向总成(7)的另一端即前左球头销(47)与前右球头销依次和前左轮腿(5)与前右轮腿(19)转动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六轮腿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左轮腿(9)与后车架(11)、后左轮腿(10)与后车架(11)、后右轮腿(13)与后车架(11)、中右轮腿(15)与后车架(11)之间依次安装有中左悬挂总成(8)、后左悬挂总成(26)、后右悬挂总成(14)与中右悬挂总成(16);中左悬挂总成(8)、后左悬挂总成(26)、后右悬挂总成(14)与中右悬挂总成(16)的结构相同,中左悬挂总成(8)与中右悬挂总成(16)是镜像对称地安装在中左轮腿(9)与后车架(11)和中右轮腿(15)与后车架(11)之间,后左悬挂总成(26)与后右悬挂总成(14)是镜像对称地安装在后左轮腿(10)与后车架(11)和后右轮腿(13)与后车架(11)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六轮腿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传动部分包括前轴(1)、1号同步轮(32)、2号同步轮(33)、前车架电机(34)与1号同步带(35);
前轴(1)采用轴承安装在前车架(2)中的相互平行的前车架左壁与前车架右壁的前端为转动连接,前车架电机(34)安装在前轴(1)后侧的前车架(2)的底板上,前车架电机(34)输出轴的回转轴线与前轴(1)的回转轴线平行;1号同步轮(32)套装在前轴(1)中的前轴中间半轴(53)的左端并采用平键连接,2号同步轮(33)安装在前车架电机(34)的输出端上,1号同步轮(32)与2号同步轮(33)通过1号同步带(35)相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仿生六轮腿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轴(1)包括前左测速码盘(4)、前左扭转顺从适应机构(31)、前轴左侧半轴(50)、前轴中间半轴(53)、前轴右侧半轴(54)、前右测速码盘(60)、前右扭转顺从适应机构(66)、前左端接头与前右端接头;
前轴中间半轴(53)的左端通过前左扭转顺从适应机构(31)与前轴左侧半轴(50)的右端相连接,前轴中间半轴(53)的右端通过前右扭转顺从适应机构(66)与前轴右侧半轴(54)的左端相连接,前左测速码盘(4)套装在前轴左侧半轴(50)左端的左圆锥体部分上并粘接,左圆锥体部分左端的左圆柱体与前左端接头固定连接,前右测速码盘(60)套装在前轴右侧半轴(54)右端的右圆锥体部分上并粘接,右圆锥体部分右端的右圆柱体与前右端接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32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浆箱方锥布浆总管后壁形状设计方法
- 下一篇:新型汽车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