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鸣器驱动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1815.7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1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华;王超;刘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艾柯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鸣器 驱动 电路 | ||
1.一种蜂鸣器驱动电路,包括电连接的电源供应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与蜂鸣器(H)连接以实现对蜂鸣器(H)的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块为直流脉冲到交流转换控制模块,使得蜂鸣器(H)两端的驱动电压成为控制频率相同、方向交变的交流电压,进而使得蜂鸣器(H)的蜂鸣片在两个方向上的来回震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脉冲到交流转换控制模块包括直流脉冲信号输出端(D)、第五三极管(Q5)、第四三极管(Q4),所述直流脉冲信号输出端(D)输出具有一定周期的直流脉冲信号,所述的第五三极管(Q5)和第四三极管(Q4)在直流脉冲信号作用下分别实现自身周期性地导通(截止)或截止(导通)动作,进而实现对蜂鸣器(H)两端的驱动电压成为控制频率相同,方向交变的交流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三极管(Q5)和第四三极管(Q4)均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与所述的直流脉冲信号输出端(D)连接,其集电极输出端(B)一路与电源供应模块输出端电连接,其集电极输出端(B)另一路接入蜂鸣器(H)的一端,其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接入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的输出端(B),其集电极输出端(C)一路与电源供应模块输出端(A)电连接,其集电极输出端(C)另一路接入蜂鸣器(H)的另一端,其发射极接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输出端(B)与电源供应模块输出端之间、所述的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的输出端(B)之间、所述的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输出端(C)与电源供应模块输出端(A)之间、所述的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输出端(C)与蜂鸣器(H)的另一端之间均可分别串联分压电阻(R35、R36、R30、R34),确保第五三极管(Q5)和第四三极管(Q4)在直流脉冲信号作用下分别实现自身周期性地导通(截止)或截止(导通)动作。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三极管(Q5)和第四三极管(Q4)均可包括导通保护电阻模块,所述的导通保护电阻模块包括导通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的导通电阻串联在其三极管基极输入端与基极之间,所述的保护电阻串联在其三极管基极和发射极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供应模块包括电容充电模块、电容放电模块和电容(C1),所述的电容充电模块接入充电使能信号端(E),所述的电容充电模块、电容放电模块在充电使能信号端(E)的作用下实现对电容(C1)在充电和放电状态之间的切换,所述的电容放电模块的输出端即为电源供应模块输出端(A)。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容充电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和充电电阻(R1),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其基极与充电使能信号端(E)的输出端电连接,其集电极接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其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第二三极管(Q2)为PNP型三极管, 其发射极接入电源(Vcc),其集电极与充电电阻(R1)电连接,所述的充电电阻(R1)与电容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接地。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容放电模块包括第三三极管(Q3),所述的第三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的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经过放电电阻(R2、R37)与电容(C1)电连接,其集电极接入电源(Vcc)。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电电阻包括第一放电电阻(R2)和第二放电电阻(R37),所述的第一放电电阻(R2)与电容(C1)串联连接,所述的第二放电电阻(R37)与电容(C1)并联连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均可包括导通保护电阻模块,所述的导通保护电阻模块包括导通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的导通电阻串联在其三极管基极输入端与基极之间,所述的保护电阻串联在其三极管基极和发射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艾柯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艾柯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18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毒养颜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工业锅炉蒸汽冷凝水缓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