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膨胀土地区深基坑降水与支护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39948.0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熊启东;孙忠国;黄兴红;朱小玲;郭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E02D19/10;E02D19/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03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 土地 基坑 降水 支护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膨胀土地区深基坑建筑施工降水方法,尤其是一种膨胀土地区深基坑降水与支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密度在日益加大,建筑施工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了确保建设工程的正常运行,并保护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安全使用,常需对基坑工程进行基坑处理和支护,在膨胀土分布区,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膨胀土的埋深时,膨胀土雨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将会对基坑边坡的稳定性构成最直接的威胁,由此导致边坡失稳的例子屡见不鲜,膨胀土原状土和扰动重塑后的土渗透性能也不同,膨胀土的含水量的高低于土体渗透性、应力、应变关系及抗剪强度有着密切且复杂的关系,因此膨胀土区域深基坑降水和基坑支护是一个有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膨胀土地区深基坑降水与支护施工方法,能够有效防止膨胀土地区深基坑作业过程中因膨胀土失稳而造成的安全隐患,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膨胀土地区深基坑降水与支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深基坑迎水面密布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第二步: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进行桩间土喷护;
第三步:桩间锚杆施工;
第四步:深基坑内管井降水施工;
第五步:深基坑背水面土钉墙施工;
第六步:深基坑四周挡水围堰施工;
所述第一步包括埋设护筒、泥浆制备、钻机就位、成孔、钢筋笼制作安装以及混凝土灌注。
所述成孔后孔内泥浆的含砂率小于等于8%,泥浆粘度小于等于28S,泥浆比重小于1.25。
所述灌注的混凝土塌落度为180-220mm,水灰比为0.5-0.55。
所述第二步包括深基坑开挖、坑壁挂网以及喷射混凝土,深基坑开挖2-3小时内完成喷射混凝土。
所述第三步包括钻孔、钢绞线束制作、注浆、套管拆卸及锚索张拉,所述钻孔步骤采用水压钻孔,所述注浆步骤采用的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45-0.5,注浆压力控制在0.3M。
所述第四步包括确定降水井位置、成孔、清孔以及安装水泵。
所述第五步包括土钉制作、成孔、注浆、钢筋网编制、喷射混凝土面层以及压顶,所述土钉采用焊接钢管制成,其侧壁上沿其轴线均布直径为5-15mm的注浆孔,并将底端封口的焊接钢管打入地下。
所述注浆步骤包括清孔、底部灌浆和压浆,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5-0.55。
所述第六步包括在深基坑外1.5米出砌挡水围堰,挡水围堰的基础用素土夯实,并在基础上砌筑挡水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深基坑迎水面采用密布混凝土灌注桩,桩间土喷锚支护结构,背水面采用土钉墙喷锚支护法,有效防止因膨胀土边坡失稳而带来的安全隐患,根据实际情况分段支护,有效节约资源,经济适用,同时结合基坑内管井降水措施,有效降低地下水位,便于进行基础施工。
具体实施方式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土地区深基坑降水与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深基坑迎水面密布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所述第一步包括埋设护筒、泥浆制备、钻机就位、成孔、钢筋笼制作安装以及混凝土灌注。所述成孔后孔内泥浆的含砂率小于等于8%,泥浆粘度小于等于28S,泥浆比重小于1.25。
所述灌注的混凝土塌落度为180-220mm,水灰比为0.5-0.55。
第二步: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进行桩间土喷护;所述第二步包括深基坑开挖、坑壁挂网以及喷射混凝土,深基坑开挖2-3小时内完成喷射混凝土。
第三步:桩间锚杆施工;所述第三步包括钻孔、钢绞线束制作、注浆、套管拆卸及锚索张拉,所述钻孔步骤采用水压钻孔,所述注浆步骤采用的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45-0.5,注浆压力控制在0.3M。
第四步:深基坑内管井降水施工;由于膨胀土渗透性极小,坑外降水效果不大,故降水采用技能内管井降水,同时在深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采用降、排、隔相结合的降水方法,有效降低地下水位,本步骤包括确定降水井位置、成孔、清孔以及安装水泵,具体施工过程中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降水井位置,然后采用循环钻成孔,孔径一般控制在600-800mm,用泥浆护壁,成孔后立即清孔,并安装井管,井管的滤水管部分应放置在含水层的适当范围内,并在井管于孔壁间跳虫碎石滤料,安装水泵钱用压缩空气清晰滤井,安装水泵后对水泵及其控制系统进行检测后方可投入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99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