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光板固定结构及使用该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38007.5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6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泽鑫;萧宇均;张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7/16 | 分类号: | F21V17/16;F21S8/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蔡晓红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光板 固定 结构 使用 背光 模组 | ||
1.一种导光板固定结构,用于将导光板(31)固定在背光模组的背板(3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固定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导光板(31)侧面边缘的第一抵持壁(21)、形成于所述背板(32)上的第二抵持壁(2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抵持壁(21)和所述第二抵持壁(22)之间的恒力弹簧(1),所述恒力弹簧(1)具有固定端(11)与支撑端(12),所述固定端(11)固定于所述第一抵持壁(21)上,所述支撑端(12)形成有具有弹性的支脚(13),所述支脚(13)抵压于所述第二抵持壁(2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光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壁(21)上开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端(11)形状相适配的凹槽(23),所述固定端(11)借助恒力弹簧(1)被预压缩后反弹的弹力固定于所述凹槽(23)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光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11)通过螺栓或胶粘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抵持壁(21)上。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壁(21)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形成于所述导光板(31)的四条侧面边缘上;所述第二抵持壁(22)为方框状,所述导光板(31)容纳于所述第二抵持壁(22)内;所述恒力弹簧(1)数量为多个,其固定端(11)分别固定于所述四个第一抵持壁(21)上,且固定于每个所述第一抵持壁(21)上的所述恒力弹簧(1)数量不少于2个。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壁(2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形成于所述导光板(31)的四条侧面边缘中相互平行的两条侧面边缘上;所述第二抵持壁(22)为方框状,所述导光板(31)容纳于所述第二抵持壁(22)内;所述恒力弹簧(1)数量为多个,其固定端(11)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第一抵持壁(21)上,且固定于每个所述第一抵持壁(21)上的所述恒力弹簧(1)数量不少于2个。
6.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31)、LED阵列及背板(32),所述LED阵列装设在所述导光板(31)与所述背板(3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导光板(31)侧面边缘的第一抵持壁(21)、形成于所述背板上的第二抵持壁(2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抵持壁(21)和所述第二抵持壁(22)之间的恒力弹簧(1),所述恒力弹簧(1)具有固定端(11)与支撑端(12),所述固定端(11)固定于所述第一抵持壁(21)上,所述支撑端(12)形成有具有弹性的支脚(13),所述支脚(13)抵压于所述第二抵持壁(22)上。
7.如权利要求7所述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壁(21)上开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端(11)形状相适配的凹槽(23),所述固定端(11)借助恒力弹簧(1)被预压缩后反弹的弹力固定于所述凹槽(23)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11)通过螺栓或胶粘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抵持壁(21)上。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壁(21)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形成于所述导光板(31)的四条侧面边缘上;所述第二抵持壁(22)为方框状,所述导光板(31)容纳于所述第二抵持壁(22)内;所述恒力弹簧(1)数量为多个,其固定端(11)分别固定于所述四个第一抵持壁(21)上,且固定于每个所述第一抵持壁(21)上的所述恒力弹簧(1)数量不少于2个。
10.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壁(2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形成于所述导光板(31)的四条侧面边缘中相互平行的两条侧面边缘上;所述第二抵持壁(22)为方框状,所述导光板(31)容纳于所述第二抵持壁(22)内;所述恒力弹簧(1)数量为多个,其固定端(11)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第一抵持壁(21)上,且固定于每个所述第一抵持壁(21)上的所述恒力弹簧(1)数量不少于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80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装置和测试方法
- 下一篇:车辆用陀螺仪的角速度误差修正装置、修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