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燃料燃烧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36271.5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4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李家民;陈枫;闫养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焱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90/06 | 分类号: | F23B90/06;F23L9/00;F23M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燃料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燃烧机。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作为一种可再生的优质燃料,正在被逐步应用到能源供给领域的方方面面,而随着使用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物质燃料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目前的生物质燃料燃烧使用过程中,其通常是采取直接燃烧并收集热能的方式,该种使用方法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热能供给需要,但由于其燃烧过程并不充分,燃烧效率低下,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多,从而给相关的生产作业造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提高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效率,并使其燃烧过程更加清洁环保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燃烧机,该生物质燃料燃烧机的燃烧效率较高,且其燃烧过程更加清洁环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燃烧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料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料腔相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料腔相配合的主风道和水冷夹层,所述壳体的端部设置有点火口,所述料腔的底部设置有炉排,所述炉排的上方与所述炉排相垂直地设置有炉墙,所述炉排的下方设置有一次风室;
所述壳体的后部设置有与外部用热设备相配合的烧嘴,所述烧嘴内部具有副风道,所述烧嘴内部还具有分别与所述一次风室和所述副风道相配合的二次风室。
优选地,所述二次风室的内部具有螺旋导流片。
优选地,所述烧嘴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二次风室相配合的冷却水腔。
优选地,所述烧嘴具体为锥形烧嘴。
优选地,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进气口和射流口。
优选地,所述射流口的下方设置有导流板。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侧部具有视镜。
优选地,所述视镜的内侧具有相互配合的进气管和射流管。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生物质燃料燃烧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料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料腔相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料腔相配合的主风道和水冷夹层,所述壳体的端部设置有点火口,所述料腔的底部设置有炉排,所述炉排的上方与所述炉排相垂直地设置有炉墙,所述炉排的下方设置有一次风室;所述壳体的后部设置有与外部用热设备相配合的烧嘴,所述烧嘴内部具有副风道,所述烧嘴内部还具有分别与所述一次风室和所述副风道相配合的二次风室。工作过程中,生物质燃料先在所述一次风室内与空气接触并部分燃烧气化,产生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这些可燃气体向上运动至炉墙处并沉降,之后沿横向进入所述烧嘴内,并在所述二次风室内与空气混合后进行二次燃烧,燃烧后产生的热能会经由所述烧嘴通入外部用热设备处。整个工作过程经由两次燃烧,大大提高了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效率,并有效降低了其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使其燃烧过程更加清洁环保。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二次风室的内部具有螺旋导流片。所述螺旋导流片能够有效提高所述二次风室内的气流通过能力,并使所述生物质燃料燃烧机的工作效率得以相应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生物质燃料燃烧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面结构透视图;
图3为图1中烧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进料口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视镜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燃烧机,该生物质燃料燃烧机的燃烧效率较高,且其燃烧过程更加清洁环保。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生物质燃料燃烧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面结构透视图;图3为图1中烧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焱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焱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62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柴火灶
- 下一篇:一种回路型平行流脉动热管散热的LED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