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智能自行车锁及上锁解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31312.1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4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李;赵伟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成李 |
主分类号: | E05B71/00 | 分类号: | E05B7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智能 自行车 上锁 解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自行车锁,属于锁具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锁主要为机械锁,利用钥匙开锁的方式。由于锁具本身的结构特点,当有雨水渗入钥匙孔之后容易生锈,造成锁具毁坏,而且钥匙容易丢失,导致锁具的使用寿命下降。目前自行车锁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安全性低,已不能满足现代电子信息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自行车锁,解决现有自行车锁单一的功能及形式,增强自行车的安全性,实现自行车锁的智能化。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智能自行车锁包括智能锁控制系统、锁体、测速单元及温湿度采集单元;测速单元安装固定在轮胎钢圈的钢丝上和自行车前叉的支撑架上。
所述的智能锁控制系统通过测速单元发送的脉冲信号,经算法得到车速和累计行车里程数,同时温湿度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经智能锁控制系统处理,显示在智能锁控制系统上。
所述的锁体包括锁链、锁头、锁片、二进制密码键盘、二进制密码显示灯盘及弹簧;弹簧后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利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自行车锁进行上锁和解锁的方法:当上锁时锁头进入智能锁控制系统的锁孔后,锁头挤压弹簧,弹簧受力并将力传送至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因受力输出相应信号反馈至智能锁控制系统,智能锁控制系统启动上锁。
当解锁时采用二进制进行解锁,由5位二进制密码和1位校验码组成,二进制密码是随机产生的,每一次解锁的密码均不同;当智能锁控制系统接收到外部的解锁命令时,智能锁控制系统通过单片机MSP430的6个I/O口输出一组随机顺序的5位二进制密码和1位校验码,校验码被随机分配到二进制密码键盘中任意的一个键,其余5个键为二进制解锁键,二进制密码在二进制密码显示灯盘上按各I/O输出的顺序进行LED灯点亮提示,校验码在二进制密码显示灯盘上提示为常亮,用户按照提示的顺序在二进制密码键盘按下相应的键,输入完成后,再按下校验码键,完成解锁,同时密码提示消失,若连续三次输入密码错误,智能锁控制系统将启动警报。
在所述的解锁方法中解锁命令由外部独立的解锁器件执行,用户按下解锁电路中的开关SW1,致使发光二极管SED发射光,通过接收电路反馈到单片机MSP430,智能锁控制系统启动解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自行车锁单一的功能及形式,采用二进制密码和校验码进行解锁,且密码是随机变化,增强了上锁的安全性。同时,增强了信息化技术,实时显示车速、里程数、当前时间及温湿度,能够满足骑车者了解当前的车况及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智能自行车锁的结构图。
图2是锁体结构图。
图3是智能锁控制系统具体电路实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一种多功能智能自行车锁,它包括智能锁控制系统1、锁体2、测速单元3和温湿度采集单元4;所述的测速单元3安装在轮胎钢圈的钢丝和自行车前叉的支撑架上,当轮胎转动使两测速传感器相遇时,输出脉冲信号发送到智能锁控制系统1中,智能锁控制系统1通过相应的算法得到车速,温湿度采集单元4采集当前所处位置的温度和湿度,并在智能锁控制系统中显示各参数及时间。
图2是智能自行车锁的锁体结构图,它包括锁链21、锁头22、锁片11、二进制密码键盘12、二进制密码显示灯盘13及弹簧14;所述的弹簧14后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上锁时,所述的锁头22接入智能锁控制系统1的锁孔后,锁头22挤压弹簧14,由于力的作用使弹簧14收缩,设置在弹簧14后的压力传感器因受力输出信号反馈到智能锁控制系统1,智能锁控制系统1输出信号促使锁片11上锁;解锁时,智能锁控制系统1接收到外部的解锁命令,通过单片机MSP430的6个I/O口随机产生一组5位的二进制密码和1位校验码,校验码被随机分配到二进制密码键盘12中任意的一个键,其余5个键为二进制解锁键,二进制密码在二进制密码显示灯盘13上按各I/O输出的顺序进行LED灯点亮提示,校验码在二进制密码显示灯盘13上提示为常亮,用户按照提示的顺序在二进制密码键盘12按下相应的键,完成相应的解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成李,未经王成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13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绕线电机分体式刷架
- 下一篇:动力机上转子与定子的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