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式普通自行车健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1206.3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1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姜斌;王展;李亚军;姜雨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2/06 | 分类号: | A63B22/06;A63B21/22;A63B21/05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普通 自行车 健身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健身器材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固定式普通自行车健身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提高了对健身的重视。在家庭中越来越多的人花大价钱购买健身器材,期中自行车式健身器尤为流行。传统的自行车式健身器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结构复杂,而功能相对单一。但许多家庭的自行车往往被闲置起来,造成双重浪费。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方便快捷的使家中闲置自行车变为健身器的便携设备,非常符合人们的需求和市场的需要。可以通过健身这项爱好,使人们将闲置的自行车重新利用起来,且不必花费高于自行车许多倍的价钱重新购置占地的健身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家中闲置的自行车进行室内健身的固定式普通自行车健身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固定式普通自行车健身器,包括支架,调速机构,转轮;支架由两边对称的支撑结构和横梁组成,两边对称的支撑结构通过横梁连接,在支架两边对称的支撑结构的一端设置有前轮架,支架两边对称的支撑结构的另一端在上对称设置轮轴槽,转轮通过轴置于轮轴槽中,形成转动副;调速机构设置在支架上靠近转轮的位置,由摩擦部、滑动杆、调节杆、限位槽和滑轨组成,滑轨设在支架两边对称的支撑结构上,滑动杆两端置于两侧滑轨的滑槽中,并与滑轨形成单自由度滑动副,其滑动方向垂直于转轮的轴向,摩擦部为弹性材料,设置在滑动杆靠近转轮的一侧,调节杆与滑动杆的一端用转轴连接,另一端为把手端,与支架位于滑轨两侧的限位槽形状相配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本发明能够利用闲置的自行车达到室内健身的目的,既避免了室外健身的污染,又节省了健身馆健身的高额费用。
(2)本发明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3)本发明体积小,便于在家中存放,相较于一体式的自行车健身器材,既不占地方,又经济实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固定式普通自行车健身器,包括支架1,调速机构2,转轮3;支架1由两边对称的支撑结构和横梁13组成,两边对称的支撑结构通过横梁13连接,在支架1两边对称的支撑结构的一端设置有前轮架11,支架两边对称的支撑结构的另一端在上对称设置轮轴槽12,转轮3通过轴置于轮轴槽12中,形成转动副;调速机构2设置在支架1上靠近转轮3的位置,由摩擦部21、滑动杆22、调节杆23、限位槽24和滑轨25组成,滑轨25设在支架1两边对称的支撑结构上,滑动杆22两端置于两侧滑轨25的滑槽中,并与滑轨25形成单自由度滑动副,其滑动方向垂直于转轮3的轴向,摩擦部21为弹性材料,设置在滑动杆22靠近转轮3的一侧,调节杆23与滑动杆22的一端用转轴连接,另一端为把手端,与支架1位于滑轨25两侧的限位槽24形状相配合。
转轮3沿轴向的中部,半径向内缩小,形成与自行车车胎形状相吻合的轮槽31。
摩擦部21为U型弹性板材,其封闭端的弧度与转轮3轮槽31的形状相配合。
前轮架11与支架1两边对称的支撑结构一体,为支架1两边对称的支撑结构向上突出的部分,突出部分的内侧对称设置由下至上的阶梯结构,且阶梯上设置有卡槽,阶梯结构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变宽。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固定式普通自行车健身器,包括支架1,调速机构2,转轮3;支架1由两边对称的支撑结构和横梁13组成,两边对称的支撑结构通过横梁13连接,两边对称的支撑结构一段为长条状,一端为突起结构,突起结构内侧对称设置由下至上的阶梯结构,且阶梯上设置有卡槽,阶梯结构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变宽;用于支撑不同尺寸的自行车前轮;前轮的轴正好卡在阶梯上设置有卡槽设置的卡槽中,支架两边对称的支撑结构的另一端在上对称设置轮轴槽12,转轮3通过轴置于轮轴槽12中,形成转动副,转轮3沿轴向的中部,半径向内缩小,形成与自行车车胎4形状相吻合的轮槽31,用以支撑车胎4并确保带动转轮3转动且不会发生轴向倾斜,调速机构2设置在支架1上前轮架11和转轮3之间靠近转轮3的位置,由摩擦部21、滑动杆22、调节杆23、限位槽24和滑轨25组成,滑轨25设在支架1的两边对称的支撑结构上,滑动杆22两端置于两侧滑轨25的滑槽中,并与滑轨25形成单自由度滑动副,其滑动方向垂直于转轮3的轴向,摩擦部21为U型弹性板材,其封闭端的弧度与转轮3轮槽31的形状相配合,摩擦部21设置在滑动杆22靠近转轮3的一侧,调节杆23与滑动杆22的一端用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支架1位于滑轨25两侧的限位槽24形状相配合,可以使调节杆23的把手端插入限位槽24,起到定位作用,当摩擦部21与轮槽31接触后,两者产生摩擦力从而增加自行车车胎4的转动力度而增加自行车蹬踏力度,其摩擦力大小由摩擦部21的推进量多少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12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甲烷化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沉箱底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