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交换球囊导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8819.1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1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许寿贤;黄君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聚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1 | 分类号: | A61M25/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交换 导管 结构 | ||
1.一种快速交换球囊导管结构,设有与针座(1)连接的近端管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管体(3)内设有金属增强管(4),近端管体(3)与金属增强管(4)构成双通道的结构,其中,金属增强管(4)内孔构成一通道,金属增强管(4)与近端管体(3)之间的腔体为另一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交换球囊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增强管(4)的近端外周缘与近端管体(3)的近端向内收缩后的内孔相连接,连接处伸进针座(1)远端孔内,使近端管体(3)与针座(1)远端孔形成密封连接,金属增强管(4)的管壁上开有小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交换球囊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增强管(4)的管壁上开有1-200个小孔,每个小孔的面积为0.005-1.5mm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交换球囊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矩形或三角形;所述小孔可分布于金属增强管(4)的一侧,或分布于金属增强管(4)的整个管身上;任意两个相邻小孔之间的孔间距相同或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交换球囊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增强管(4)的近端端部连接有金属丝(17),金属丝(17)在自由状态为圆弧状、钩状或曲线状,其外形尺寸大于近端管体(3)的近端管口直径,金属丝(17)卡在针座(1)远端孔内;所述近端管体(3)的近端伸进针座(1)远端孔内形成密封连接;所述金属增强管(4)外径小于近端管体(3)近端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交换球囊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17)采用不锈钢或镍钛记忆合金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交换球囊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增强管(4)近端连接有大金属增强管(18),大金属增强管(18)的近端外周缘与近端管体(3)的近端向内收缩后的内孔相连接,连接处伸进针座(1)远端孔内,使近端管体(3)与针座(1)远端孔形成密封连接;所述大金属增强管(18)的内径大于金属增强管(4)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交换球囊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金属增强管(18)的远端端部为斜切口、垂直切口或弧形切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交换球囊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管体(3)远端经外管(8)连接球囊(9),远端外管(8)的近端侧壁开有快速交换口(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速交换球囊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增强管(4)远端端部伸至快速交换口(6)的近端一侧;或所述金属增强管(4)的远端端部连接有管体增强丝(15),管体增强丝(15)伸到球囊(9)近端一侧;或所述金属增强管(4)的远端部分管体内切割有螺旋槽,其远端端部伸至快速交换口(6);或所述金属增强管(4)的远端部分管体内切割有螺旋槽,在金属增强管(4)远端端部连接有管体增强丝(15),管体增强丝(15)伸到球囊(9)近端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聚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业聚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88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摩理疗洗脚盆
- 下一篇:一种七通道黄曲霉毒素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