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菇原种培养料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25416.1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4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邬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邬金飞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奉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菇 原种 培养 料及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内容包括香菇原种培养料配伍,及该原种培养料的制作方法,属于食用菌菌种制作领域。
背景技术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维生素D原及铁、钾等多种矿物质,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力有很大作用。
香菇是一种木腐菌,具有较强的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的能力,一直以来,菇农都是以木屑为主要原料制作香菇原种。但如今,“菌-林”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各生产单位都十分重视对价廉物美的替代原料的物色。
在我国的栽桑养蚕区,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蚕桑业废弃物,如伐下的枝条、养殖室排放的蚕沙等。传统的做法是将其作为生活燃料和农家肥使用,利用价值很低。其实,桑枝中木质素、纤维素的含量丰富,可作为香菇培养料的碳源营养,蚕沙中蛋白质含量比麸皮多,可增加香菇培养料中的氮源营养,以桑枝屑与蚕沙作为香菇原种的培养基质,能够满足香菇菌丝生长的营养要求。但由于“桑枝屑+蚕沙”培养料密实度较高,通透性差,往往会使菌丝在发育的中、后期发生迟滞现象,因此在“桑枝屑+蚕沙”培养料中添加过氧化钙作为增氧剂,可以改善菌种发育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高、氧气缺乏的状况,使菌丝的生长均匀、一致。
利用桑枝和蚕沙代替木屑、麸皮制作香菇原种,不仅是一项食用菌生产的降本举措,而且还是一项循环农业及环保事业举措。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如下三方面内容:
1、一种香菇原种基础培养料配伍(拌入过氧化钙之前)
2、一种香菇原种成品培养料
3、培养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香菇原种培养料基础配伍,有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桑枝屑90%、蚕沙10%,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一种香菇原种成品培养料,在基础配伍中,添加过氧化钙(CaO2),添加的量是基础配料总质量的0.5%-1.0%。
桑枝屑:将春伐或夏伐的鲜桑枝,晒干后粉碎成1mm-3mm的木屑备用。桑木屑含纤维素为51.88%,半纤维素23.02%,木质素18.1%,粗蛋白5.44%,灰分1.57%;
蚕沙(蚕粪及少量的残桑和石灰):新鲜的蚕沙,晒干后备用。干蚕粪含可溶性无氮物56.9%-57.4%,粗蛋白13.4%-14.5%,粗纤维(含木质素)15.8%-16.2%,粗脂肪2.2%-2.3%,灰分9.8%-9.9%,氮(N)2.97%,磷(P2O3)1.03%,钾(K2O)3.52%;
过氧化钙(CaO2):俗名增氧灵,为普通市售品,其有效成分为70%-75%,其余成分为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以及碳酸钠。
一种香菇原种培养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桑木屑、蚕沙及过氧化钙干料倒入搅拌机内搅匀,接着慢慢加水,边加边拌,搅拌均匀(约20min),使培养料的含水量保持在63%-65%;
②装瓶、打植菌孔:将培养料装入1100ml×78mmPP培养瓶,打上植菌孔,植菌孔孔径为12mm-16mm,植菌孔数量为5个,然后盖上带透气海绵的瓶盖;
③灭菌、冷却:将培养瓶进行常压灭菌,当锅内温度达到100℃时(排放冷气后),保持10h-12h;冷却过程是:自然冷却至25℃以下;
④培养瓶在接入母种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2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5%;经过20d-25d的培养,菌丝长满瓶子,即可当作制作栽培种使用。
本发明利用蚕桑生产下脚料桑枝屑、蚕沙为原料,将过氧化钙作为增氧剂,拌入培养料中,制作香菇原种。与现有制种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一是增氧剂的添加改善了菌种菌丝生长发育的微环境,能够满足菌丝生长对氧的需求,使菌丝生长速度加快,满瓶时间缩短;二是用蚕沙作为氮源营养,蚕沙在含有较高氮素的同时,还含有较高的K2O,而钾对香菇菌丝的老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延长菌种的保存期;三是制种的灭菌环节杀死了蚕沙中蚕的危险病原物,净化养蚕环境;四是降低了菌种制作成本,同时增加了蚕业的附加值。
具体实施方式
方式1:本实施例中香菇原种培养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桑枝屑90%、蚕沙10%,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再添加以上这些物料总质量0.6%的过氧化钙(CaO2)。
制作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邬金飞,未经邬金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54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酸敏感双光发射探针、制备方法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