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高效血液促凝粉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22350.0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1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付士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士明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高效 血液 促凝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促使血液快速凝固的促凝粉,特别是一种复合高效血液促凝粉
背景技术
随着检验医学和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临床对样品采集的精确性和样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血清和血浆是临床检验的两大样本,而且血清和血浆在检验的各项指标中一致性很高,但也有区别。目前,临床大部分生化、免疫等指标均使用血清标本,离体血样从凝固到血清渗出一般需要1小时左右,所以尽快得到高质量的血清成为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的前题。因此,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促使血液快速凝固的促凝物。早期的促凝物质包括简单的兔脑粉、硅石粉、蛇毒等,中国专利CN1362618A介绍了包括二氧化硅、氨基己酸及血液促凝剂等成分球形促凝剂;中国专利CN101137902A介绍了包括凝血酶、二氧化硅、聚氧化烯烃及其衍生物、水等成分组成的促凝剂。然而上述专利产品依然存在着促凝效果差、不耐辐照、低温使用出现溶血、血清容易出现纤维蛋白、血清量低、血球挂壁、保存期短、运输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促凝血物质促凝效果差不耐辐照不耐低温等缺陷,发明一种将凝血剂、吸附剂、稳定剂、固定剂、血球脱壁剂、抗纤维蛋白溶解剂组合成一种复合高效血液促凝粉。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的:所述复合高效血液促凝粉,由凝血剂、凝血剂吸附剂、凝血剂稳定剂、凝血剂固定剂、血球脱壁剂、抗纤维蛋白溶解剂组合而成,各组分按如下配比:
1)凝血剂 500IU-10000IU(IU是酶活性单位)
2)吸附剂 7-100g;
3)稳定剂 6-1000mg
4)固定剂 1000ml
5)血球脱壁剂 3-5ml
6)抗纤维蛋白溶解剂 0.15-5g;
在常温下将凝血剂、吸附剂、稳定剂、血球脱壁剂及抗纤维蛋白溶解剂加入到固定剂中,充分混匀过滤后烘干或自然晾干即成复合促凝粉,烘干温度限定在100℃以内,烘干时间按照高温短时,低温长时的原则进行。
所述凝血剂包括凝血酶及蛇毒类凝血物质;
所述吸附剂包括碳酸钙、高岭土、硅藻土、滑石粉、白炭黑、氧化铝粉、玻璃粉、云母粉、石英粉、碳纤维、膨润土、凹凸棒土、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
所述稳定剂包括海藻糖、甘氨酸、表面活性剂和β-丙氨酸;
所述固定剂包括中性甲醛及其缓释剂、50%浓度以上的乙醇或异丙醇;优选95%以上乙醇作为固定剂;
所述血球脱壁剂包括聚硅氧烷、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型表面活性剂或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所述抗纤维蛋白溶解剂包括抗纤溶蛋白溶解的物质,优选抑肽酶、氨基己酸、对羟基苄胺、酚黄乙胺、氨甲环酸、氨甲苯酸。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1)促凝效果好,采集容器中加入本品0.2-1mg含量即可使1-5ml离体血液在1-10分钟内凝固且血块收缩,血清量大。
2)本品主要为粉剂易于储存,储存条件室温即可。
3)本品可根据生产需要,按0.3-4%的浓度配成乙醇、异丙醇或水制剂,有利于生产加工。
4)可按3)的配比浓度,每支采集容器中加入10-30微升,可达到1)的效果,杜绝低温溶血现象。
5)促凝效果可通过配制浓度的变化和添加量的变化更适应临床需求,杜绝血清中纤维蛋白。
6)本品为粉剂易于运输,属于非危险品。
7)使用厂家节约成本。
8)本品耐辐照。
9)本品除了用酒精和异丙醇类制造悬浊液外,还可以用水调制悬浊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复合物。
实施例1
1)凝血剂 1000IU
2)吸附剂 20g
3)稳定剂 10mg
4)固定剂 1000ml
5)血球脱壁剂 3ml
6)抗纤维蛋白溶解剂 0.2g
制造方法:常温将上述物质加入到凝血剂固定剂中,充分混匀过滤后烘干或自然晾干即成复合促凝粉。在制造方法中不限定加入顺序和烘干时间,烘干温度限定在100℃以内,烘干时间按照高温短时,低温长时的原则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士明,未经付士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2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簧强度疲劳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正仲氢转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