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浪二用大型发电转轮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8363.0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0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建荣 |
主分类号: | F03B3/14 | 分类号: | F03B3/14;F03D1/06;F03B13/22;F03D1/02;F16D4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浪 大型 发电 转轮 机组 | ||
我设计的“风浪二用大型发电转轮机组”,它主要用于开发利用自然界中的“纯风能”和比它巨大的“水浪能”及“风浪混合能”。用它实现单机大或特大功率发电机组。其技术特征是;1设计了“伸缩叶”,实现叶片折叠技术,解决了现有风叶机受技术限制做不大的问题。2设计了“自伸缩多叶转轮”和“附助缩叶器”,实现叶片自动伸缩功能,极大减少负作用,它的规避率达5/6。3设计了“超越式传动棘轮机构”,解决二个转轮机在同时工作或分别工作时,需要分或合的不同功能,确保了动力的传递,满足单机大或特大功率发电机组的技术要求。4附加设计了“浮动平台和风浪自动跟踪机构”,实现发电转轮机组在水上飘浮和自动风浪跟踪。为实现低碳环保美丽中国多发电。
技术领域
清洁能源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地球人都知道,地球上自然存在着三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持续不断的可利用能量;即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目前凭当代人类智慧对它们掌握开发利用发电技术而言;如“太阳能”发电领域方面:它是方兴未艾,但它的实际运用成本最高,为千瓦/6万元(人民币),而且它存在着无光照时不能发电和遮蔽物体的缺陷,有它的局限性。如“风能”发电领域方面:它实际利用率不高,它的实际应用成本要低于“太阳能”发电,但它也受当代风叶机制造技术和安装环境及风叶片长度的局限性,如附图1所示。它是当今世界最大(也是我国最大)的sL5000型海面风力发电机,它的单机发电量也只不过为5兆瓦。人类在制造它风叶机时,技术已经发挥到了极限,它同样受到了当代技术的限制,就是说这样的技术,很难实现单机大功率和特大功率的发电了。如“水能”发电领域方面:目前全世界只是大量开发利用了陆地内的江河淡水领域,多数是通过建坝蓄水面成的,如附图2图3所示,它们通过对转轮进行冲击,实现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它的实际应用成本更高,同时它必须牺牲一定的国土面积资源为代价,对它而言实际上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随着人类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大和环保低碳的要求,人类开始重视对“海洋水能量”的利用。如利用“海面巨浪”和“海面巨风”及“海洋潮汐流”等进行发电,因它们的能量非常之大。开发它们的实际应用成本远比以上发电方式要低得多,它还能实现单机大功率或特大功率发电。对此我设计了突破性的,名叫“风浪二用高效大型发电转轮机组”,简称“风浪二用大型发电转轮机组”,它的整机效果图如图4所示。用它来实现3兆瓦以上发电机机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风叶机叶片受长度的限制和水轮机要求流速高及它们机械转换率低”的实际问题,通过利用纯“纯风能”和比风能更巨大的“水浪能”或“风浪混合能”的方式,实现机电高效转换和单机大功率发电机组的需要,从而逐步替代现有高污染大排放的发电方式。
本发明解决了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设计了“伸缩叶”,如图7所示。解决了现有叶片做不大的技术局限性问题,实现了叶片折叠功能和大叶片的应用。二设计了“自伸缩多叶转轮”和“附助缩叶器“,如图5图9图10图11图13所示。解决了转轮在转动时因“非工作叶片”跟转时受风而产生的负作用问题,实现了叶片跟转时自动伸缩折叠技术功能,从而极大的克服负作用的耗能问题。三设计了“超越式传动棘轮机构”,如图11所示。解决了前后转轮分离和并用的不同技术要求,实现了前后转轮间歇性动力传动的技术功能。四附加设计了“浮动平台和风浪自动跟踪机构”,如图13图14所示,解决了风浪变化时的影响问题。实现了大型发电转轮机组自动跟踪风浪的技术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建荣,未经朱建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83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录音地点的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杂网络构建方法